[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预制舱用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0245.0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0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佘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中科多源电力融合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7;H01M10/633;H01M10/637;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568;H01M10/617;H01M10/6571;H01M10/52;F24T10/15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周济妹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系统 预制 舱用热 管理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预制舱用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舱本体,所述预制舱本体内设置有地下水热管理组件、智能新风组件、除湿组件和总控模块;
所述地下水热管理组件包括水泵、水流速测量仪、换热板、地下换热管路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板通过导热绝缘胶贴合电池模块,所述换热板内设置有两条流道,所述流道内注入循环水,两条所述流道并行且呈蛇形设置,两条所述流道内的循环水的流动方向相反,两条所述流道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地下换热管路设置在地下且延伸至地下水区域内,所述地下换热管路的出口通过所述水泵和所述水流速测量仪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地下换热管路的入口连通,所述地下换热管路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U型管,所述第一U型管的一侧为所述入口,所述第一U型管的另一侧连通竖直设置的第二U型管的一侧,所述第二U型管的另一侧为所述出口,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电池模块内,用于检测电池模块温度;
所述智能新风组件包括轴流风机、进风窗、出风窗、风道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进风窗和所述出风窗分别开设于所述预制舱本体两侧,所述风道连通所述进风窗和所述出风窗且与预制舱本体内部连通,所述进风窗设置所述轴流风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预制舱本体内,用于检测所述预制舱本体内环境温度;
所述除湿组件包括除湿机、排水管和湿度传感器,所述除湿机设置于所述预制舱本体内,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除湿机,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预制舱本体外,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预制舱本体,用于检测所述预制舱本体内部和外部的相对湿度;
所述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水泵、水流速测量仪、第一温度传感器、轴流风机、第二温度传感器、除湿机和湿度传感器;
地下换热管路中的第一U型管铺设在地面以下、地下水层以上的土壤中,利用土壤换热,第二U型管铺设在地下水层中,利用地下水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预制舱用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膜,所述加热膜铺设于所述预制舱本体内的侧壁和地面,所述加热膜电连接所述总控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预制舱用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和所述地下换热管路均为防腐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预制舱用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U型管相互连通构成蛇形结构,所述第二U型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U型管相互连通且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预制舱用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窗和所述出风窗设置有多个,且均与所述风道连通。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预制舱用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总控模块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池模块的温度大于28℃、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为18℃~23℃且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到预制舱外的相对湿度小于85%时,控制轴流风机启动和关闭交替进行以降低预制舱内的温度,交替时长为1分钟,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池模块温度降至23℃以下;
总控模块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池模块的温度大于35℃或小于5℃时,控制水泵启动,使循环水在换热板和地下换热管路之间循环流动,降低或升高电池模块的温度;
总控模块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到预制舱内的相对湿度大于65%时,控制除湿机启动除湿,直至预制舱内的湿度降至6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中科多源电力融合技术研究院,未经常德中科多源电力融合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02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止垃圾挂壁的垃圾粉碎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筛选垃圾的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