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资源的智能监控方法、系统、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39845.5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6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位明扬;张杰;姜磊;李磊;余佳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智能 监控 方法 系统 服务器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云计算领域,公开了一种云资源的智能监控方法、系统、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检测云资源的至少一项性能指标;对所述性能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根据量化处理后的所述性能指标,以及所述性能指标的加权值,计算云资源的当前健康度值;将量化处理后的所述性能指标,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分类器模型,以获取当前业务对所述云资源敏感度的类别;将所述当前健康度值和所述当前业务类别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打分器模型,以判断所述当前健康度值是否大于所述当前业务类别所对应的报警阈值;如果大于,则产生报警信息,并上报。本发明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监控数据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云计算领域,特别涉及云资源的智能监控方法、系统、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逐渐成为业界的发展热点,国内外各大厂商的云计算服务平台也纷纷投入到电子商务、教育、科学、物联网等多个领域进行使用。然而,由于云计算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不同厂家开发的虚拟化产品大相径庭,很难统一管理、监控起来。在云服务平台中,高效的资源监控不仅是必须的,而且还会对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云资源监控是提高云资源利用率的基石,对于容量和资源管理、性能管理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云资源进行监控的方式包括:对云主机、云硬盘、云存储等云资源进行监控、另一种是对云业务进行监控。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监控策略比较传统、简单,仅仅实现采集的数据与设置的告警阈值进行比较,这样非常简单的方式实现监控,很难达到智能的监控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云资源的智能监控方法、系统、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可以有效的提高监控数据的智能化程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云资源的智能监控方法,包括:
检测云资源的至少一项性能指标;
对所述性能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根据量化处理后的所述性能指标,以及所述性能指标的加权值,计算云资源的当前健康度值;
将量化处理后的所述性能指标,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分类器模型,以获取当前业务对所述云资源敏感度的类别;将所述当前健康度值和所述当前业务类别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打分器模型,以判断所述当前健康度值是否大于所述当前业务类别所对应的报警阈值;
如果大于,则产生报警信息,并上报。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云资源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
云资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云资源的至少一项性能指标;
健康度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性能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根据量化处理后的所述性能指标,以及所述性能指标的加权值,计算云资源的当前健康度值;
智能监控模块,用于将量化处理后的所述性能指标,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分类器模型,以获取当前业务对所述云资源敏感度的类别;将所述当前健康度值和所述当前业务类别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打分器模型,以判断所述当前健康度值是否大于所述当前业务类别所对应的报警阈值;
告警上报中心,用于如果所述当前健康度值大于所述当前业务类别所对应的报警阈值时,则产生报警,并上报。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所述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98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