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抹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9086.2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2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天向上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1/79;D06M13/144;D06M13/148;D06M13/463;D06M13/477;D06M15/03;D06M15/09;D06M15/53;D06M101/06;D06M101/10;D06M101/12;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抹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菌抹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抹布通过将抗菌整理剂施加于织物上制得,其中,所述抗菌整理剂包含以下组分:水性聚氨酯20~25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14~17重量份,聚乙二醇10~13重量份,季铵盐32~35重量份,壳聚糖12~15重量份,丙烯酸酯8~10重量份,环糊精5~7重量份,硅酸钠3.5~6.5重量份,六偏磷酸钠2.0~4.2重量份,甘露糖1.35~1.55重量份,2,4‑二氯苯甲醇0.75~1.0重量份。根据本申请的抗菌抹布非常优异的抗菌果,且多次水洗后仍能够维持较高的抗菌性能,持久抗菌。此外,本申请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抹布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菌抹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抹布,通常是指擦拭器物所用的布,其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生活细节,从厨房到卧室再到客房,从居住的宾馆、家庭到办公场所无所不在,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及的一种清洁用品。
但是,抹布在放置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沾染可观的灰尘、物生物等,即使常规的水洗也并不能完全清除其上的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并且在将抹布随意乱放、置于潮湿环境的情况下,反而还会成为致病微生物滋生的温床,此时抹布擦拭就会将致病微生物四处散播,影响环境卫生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对此,技术人员通过在抹布上加载抗菌剂来抑制抹布上致病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但是,目前的具有抗菌效果的抹布产品在持久抗菌性上仍旧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抹布,其针对生活环境中常见的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具有非常优异的抑制和杀灭效果,且在多次水洗后仍能够维持较高的抗菌性能,持久抗菌。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抗菌抹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抗菌抹布,其通过将抗菌整理剂施加于织物上制得,其中,所述抗菌整理剂包含以下组分:
在本申请中,所述抗菌整理剂采用季铵盐作为主要抗菌组分,配合以壳聚糖、环糊精、2,4-二氯苯甲醇、甘露糖等组分,从而能够产生协同增效的抗菌效果,进一步提升抗菌性能。并且,在将本申请的抗菌整理剂施加于织物上时,其中包含的特定配比的水性聚氨酯、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硅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可以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烷氧基与羟基反应等方式相互键合,以在纤维表面形成相互交联的网络结构,从而牢牢地包络在织物纤维的表面上,使得抹布的抗菌组分不会随着水洗而出现明显流失,由此维持较高且持久的抗菌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整理剂优选包含以下组分:
在上述组分范围内,根据本申请的抗菌抹布的耐水洗性更佳,能够展现出更加优异且持久的抗菌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季铵盐可以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吡啶溴化铵、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乙撑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这些季铵盐均具有较好的广谱杀菌效果,但抗菌率和持久性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本申请的抗菌整理剂中还包含壳聚糖、环糊精、2,4-二氯苯甲醇、甘露糖等组分以与季铵盐相互配合,协同增效,从而再进一步提升抗菌率和持久性等抗菌性能。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抗菌整理剂通过溶于水中制成浓度为4.5~5.5重量%的抗菌整理液来施加。通过将所述抗菌整理剂制成水溶液,使得其能够更加均匀地被施加于织物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天向上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天向上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9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