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副仪表板扶手的控制方法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9077.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晗;徐琪;宋瀚;卢朋朋;夏政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75 | 分类号: | B60N2/75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孟欢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表板 扶手 控制 方法 车辆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副仪表板扶手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设置的横向调节装置、连接架、纵向调节装置和扶手本体,由于连接架活动组设于横向调节装置上,且可在横向调节装置上横向移动,纵向调节装置设于连接架上,扶手本体活动组设于纵向调节装置上,且可沿着纵向调节装置纵向移动,因此可通过横向调节装置依次带动连接架、扶手本体进行横向移动,且纵向调节装置又可使扶手本体进行纵向移动,进而使得驾驶员可根据自身的身高情况和舒适度要求进行副仪表板扶手的高度和前后位置的调节,以提高舒适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仅适用性范围广,且提高了副仪表板扶手的舒适度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副仪表板扶手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国内外汽车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渐注重汽车配备的本身性能、舒适度及装饰的外形美观等。其中,汽车副仪表板在汽车内饰中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位于汽车驾驶位与副驾驶位之间,同时与汽车仪表板相连,且通常会在汽车副仪表板上设置扶手,该扶手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能够放置胳膊,从而缓解疲劳,提高舒适度;而由于不同乘员的使用需求不一样,因此对于扶手的实用延展性也在不断提升。
相关技术中,传统的副仪表板扶手通常设计为固定式的,且其位置是根据使用者的平均身高进行设计的,但是不同人体的座椅调节位置是不同的,且对应的最舒适副仪表板扶手位置也是不同的,因此该副仪表板扶手往往无法满足身材较高或较矮的驾驶者的舒适度要求,存在适用性范围窄和舒适度差的问题;此外,副仪表板扶手一般安装在距离驾驶座位置较为靠后的地方,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存在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副仪表板扶手的控制方法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副仪表板扶手存在的适用性范围窄、舒适度差和实用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包括:
固定设置的横向调节装置;
连接架,其活动组设于所述横向调节装置上,且可在所述横向调节装置上横向移动;
纵向调节装置,其设于所述连接架上;
扶手本体,其活动组设于所述纵向调节装置上,且可沿着所述纵向调节装置纵向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调节装置包括:
纵向调节电机;
齿轮固定座,所述齿轮固定座套设于所述纵向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
升降输出齿轮,所述升降输出齿轮套设于所述纵向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齿轮固定座内;
升降齿板,所述升降齿板与所述扶手本体连接并与所述升降输出齿轮啮合传动,以使所述扶手本体沿着所述纵向调节装置纵向移动。
所述横向调节装置包括:
横向调节电机;
固定设置的定滑轨,所述定滑轨内侧设有齿条;
动滑轨,所述动滑轨活动组设于所述定滑轨内,所述动滑轨的顶部分别与所述连接架、所述横向调节电机固定连接;
横向输出齿轮,所述横向输出齿轮套设于所述横向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动滑轨下方,所述横向输出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以使所述连接架可在所述定滑轨上横向移动。
所述动滑轨为几字形,所述定滑轨为凹字形,所述动滑轨底部的两侧分别卡设于所述定滑轨顶部的两侧内。
所述副仪表板扶手还包括障碍物判定装置,所述障碍物判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9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