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盗防丢自动鸣笛式车牌保护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38813.3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2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姚冬;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挺创技术经纪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10 | 分类号: | B60R13/10;B60Q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蔡鹤飞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自动 鸣笛 车牌 保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盗防丢自动鸣笛式车牌保护框,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侧壁嵌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固定框的侧壁下方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水平等距安装有多个导液管,每个所述导液管远离储液腔的一端局穿过固定框的侧壁并插设在弹性气囊内,所述固定框的侧壁上方内嵌设有聚流管,所述弹性气囊上水平等距插设有多个导气管,每个所述导气管远离弹性气囊的一端均嵌设在固定框的侧壁内并与聚流管连通。本发明通过利用车牌松动导致弹性气囊回弹吸气将储液腔内的反应液体吸入弹性气囊内反应产生大量气体驱动汽笛鸣笛,且通过气体压力挤压车牌导致车牌与安全螺丝之间旋转摩擦力增大,难以脱落,能够稳定有效的避免车牌被盗或丢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防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防丢自动鸣笛式车牌保护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每辆汽车上路行驶必须要配备车牌,无牌驾驶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因此,车牌对于汽车较为重要,而车牌容易被一些犯罪分子盗窃从事不法活动,对车主造成影响,且车牌也易在涉水行驶的过程中脱落,造成车牌丢失。
现有的车牌保护仅通过外框对车牌加以固定,但并不能够保证车牌不会掉落或不被拆卸,现有的车牌保护不能够在车牌即将被拆卸或即将掉落的情况进行报警提示,则使得被拆卸和掉落丢失的可能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够在车牌即将被拆卸或即将掉落的情况进行报警提示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盗防丢自动鸣笛式车牌保护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盗防丢自动鸣笛式车牌保护框,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侧壁嵌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固定框的侧壁下方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水平等距安装有多个导液管,每个所述导液管远离储液腔的一端局穿过固定框的侧壁并插设在弹性气囊内,所述固定框的侧壁上方内嵌设有聚流管,所述弹性气囊上水平等距插设有多个导气管,每个所述导气管远离弹性气囊的一端均嵌设在固定框的侧壁内并与聚流管连通,所述固定框的上端侧壁上插设有单向压力三通管,所述单向压力三通管的下端延伸至固定框的侧壁内并与聚流管连通,所述单向压力三通管远离聚流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汽笛,每个所述汽笛均固定在固定框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气囊内填充有反应粉末,所述储液腔内填充有反应液体。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固定框和车牌合并固定在车辆的车牌安装区域,使得弹性气囊被压缩,当车牌固定螺丝因涉水松动或被拆松动时,弹性气囊所受压力减少,使得弹性气囊回弹,则弹性气囊产生吸力,而弹性气囊无法从单向压力三通管处吸气,则弹性气囊通过导液管将储液腔内的反应液体吸入弹性气囊内,使得反应液体与反应粉末接触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使得弹性气囊内的压力增加,则使得大量气体沿导气管、聚流管和单向压力三通管排出至汽笛,使得汽笛发出响亮的汽笛声提醒车主,增加车牌防丢防盗的保护能力。
2、车牌在安装的过程中,弹性气囊与车辆车牌安装区域挤压接触,使得弹性气囊内原有的气体沿导气管、聚流管和单向压力三通管排出至汽笛,使得汽笛发出较小声响的汽笛声,实现自检的功能,增加车牌保护的可靠性。
3、车牌松动时,储液腔内的反应液体吸入弹性气囊内与反应粉末产生大量气体增加弹性气囊内的压力,使得弹性气囊紧抵固定框与车辆车牌安装区域,则使得车牌水平拉动安装螺丝,即使得安装螺丝丝牙与安装孔之间摩擦力增大,使得安装螺丝较难转出,避免车牌快速掉落或被快速拆卸,进一步增加防盗防丢能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利用车牌松动导致弹性气囊回弹吸气将储液腔内的反应液体吸入弹性气囊内反应产生大量气体驱动汽笛鸣笛,且通过气体压力挤压车牌导致车牌与安全螺丝之间旋转摩擦力增大,难以脱落,能够稳定有效的避免车牌被盗或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盗防丢自动鸣笛式车牌保护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挺创技术经纪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挺创技术经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8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