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翻越行为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8744.6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7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詹瑾瑜;周巧瑜;江维;范翥峰;周星志;孙若旭;温翔宇;宋子微;廖炘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20 | 分类号: | G06V40/20;G06V20/40;G06K9/62;G06N3/04;G06N3/08;G06V10/76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翻越 行为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翻越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对视频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和剪切,筛选出有翻越栏杆的行为及在栏杆附近其他行为的视频,并将视频剪切为视频帧的图片;
S2、通过Yolo目标检测网络对步骤S1得到的视频帧进行检测;具体的:Yolo目标检测网络至少包括三个部分:Backbone部分、Neck部分、Head部分;通过Backbone部分聚合并形成图像特征,通过Neck部分组合并传递图像特征到预测层,通过Head部分对图像特征进行预测,生成边界框并预测类别;
S3、将边界框、预测类别为人、当前视频帧传递到GOTURN网络中进行目标跟踪,从当前帧向GOTURN网络输入边界框坐标,从前一帧向GOTURN网络输入目标,GOTURN网络学习比较这些目标,以找到当前图像中的目标对象,并逐帧绘制轨迹点,连成轨迹线;
S4、通过轨迹点集合与栏杆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使用先验知识判定是否为翻越栏杆的行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翻越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查找并下载若干包含各种人物动作的视频数据集;
S12、从视频数据集中筛选出包含有翻越栏杆的行为的人物视频,以及其他与人物形态类似的物体视频;
S13、剪切筛选出的视频,把每一个视频按照25fps连续剪切为视频帧,得到一系列连续的视频帧并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翻越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Backbone部分聚合并形成图像特征,具体为:将输入视频帧通过CSPResNext50神经网络聚合并形成图像特征,以实现图像特征提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翻越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Neck部分组合并传递图像特征到预测层,具体为:将图像特征通过SPP-block和PANet组合并传递图像特征到预测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翻越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类别至少包括预测类别为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翻越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将步骤S24生成的边界框、预测类别为person、当前视频帧传递到GOTURN网络中;
S32、将当前视频帧和边界框进行裁剪得到带目标的中心区域,将前一帧视频进行裁剪得到带目标的搜索区域;
S33、将S32得到的上一帧目标和当前帧的搜索区域同时经过CNN的卷积层,然后将卷积层的输出通过全连接层,用于回归当前帧目标的边界框位置,并绘制当前帧坐标框中心点作为轨迹点,以备后续进行轨迹分析;
S34、重复步骤S31-S32,直到视频帧全部进入GOTURN网络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翻越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记录步骤S33生成的轨迹点,并生成轨迹点集合;
S42、手动标记栏杆线的位置坐标,以备后续进行轨迹分析;
S43、通过轨迹点集合与栏杆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使用先验知识判定是否为翻越行为,若是则输出标签为crossing,若不是则不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87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高可用的数据交换集群的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