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实现超净排放的紫菜加工废水处理设施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38736.1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亮;郑元武;毋浪鹏;朱斌来;金素素;王晓;李梦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拓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实现 排放 紫菜 加工 废水处理 设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超净排放的紫菜加工废水处理设施及方法,处理设施包括进水调节池、一级处理单元、二级处理单元和三级处理单元;一级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和第一混凝气浮池;二级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水解酸化池和MBR池;MBR池的下部外接回流管,用于将MBR池中的泥水混合液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三级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反渗透系统、电催化氧化反应池和第二混凝气浮池;反渗透系统的进水口与MBR池的出水口连通,浓水排出口与电催化氧化反应池的进水口连通。本发明根据紫菜加工废水中污染物特征设计了相应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流程短、处理经济高效和运行安全稳定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超净排放的紫菜加工废水处理设施及方法。
背景技术
虽然紫菜加工废水经常规废水处理工艺后,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19-2002)一级A排放标准,但是废水中仍含有微小悬浮颗粒、少部分营养盐、部分难降解有机物,有一定的色度。如果直接排放水体,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紫菜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废水量巨大,如果将处理后满足排放标的紫菜加工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巨大的用水量浪费,不但增加处理成本,还给城市自来水资源带来了压力。
紫菜加工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由紫菜碎片、可溶性蛋白质胶体等有机物和泥沙等,其特点是总氮、总磷含量高,并均以有机物形式存在,其中总氮多以嘌呤形式存在,水中固体悬浮物(SS)含量高,色度深,盐分含量高,化学需氧量及生化需氧量含量较高,一般生化处理工艺无法达到回用标准。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紫菜加工废水的回用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针对紫菜加工废水中的污染物特征,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超净排放的紫菜加工废水处理设施及方法,使紫菜加工废水经本设施处理后满足回用水标准,实现紫菜加工废水循环利用,减少紫菜加工清洗水使用量。同时,本设施还增加了浓水处理单元,浓水经处理后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19-2002)一级A排放标准。本发明的整体设施是根据废水水质特点而设定的,各单体工艺相互补充,协同发挥处理作用。其具有处理经济高效、工艺流程短、运行稳定安全、便于管理,且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够实现超净排放的紫菜加工废水处理设施,其包括进水调节池、一级处理单元、二级处理单元和三级处理单元;
所述一级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和第一混凝气浮池,粗格栅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调节池的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二级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水解酸化池和MBR池;水解酸化池上设有用于投加碳源的碳源投加口;MBR池中设有曝气装置,出水端底部外接用于排放吸磷污泥的排泥管;MBR池的下部外接回流管,用于将MBR池中的泥水混合液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MBR池上设有用于调节水体pH的碱液加药口;
所述三级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反渗透系统、电催化氧化反应池和第二混凝气浮池;反渗透系统的进水口与MBR池的出水口连通,浓水排出口与电催化氧化反应池的进水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反渗透系统中的反渗透膜为醋酸纤维素膜、芳族聚酰胺酰肼中空纤维膜或芳族聚酰胺中空纤维膜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膜的孔径在0.5~10n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电催化氧化反应池中的阳极板采用钛基体的钌铱电极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述任一所述处理设施处理紫菜加工废水的方法,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拓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拓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8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