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38734.2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2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翔;刘贵;谢钊;许林英;孙祥溪;张沛;黄火明;刘泰营;何鑫;贾默涵;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25;H04N5/247;G08B3/10;G08B21/18;E04H12/00;E04H12/2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张国虹 |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环境 融合 智能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在各监控站点的前端监控组件和实现对各监控站点进行统一监控及管理的控制中心,前端监控组件与控制中心网络连接;前端监控组件包括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监控杆和以嵌入方式与监控杆相接的前端监控设备,监控杆设有立杆,立杆具有模块化的嵌入式安装接口,立杆上装有用于监控的嵌入式监控球机模块和嵌入式监控枪机模块,立杆底端装有用于固定在地面或路桥上的底部安装组件。采用本发明所述系统解决了现有城市常用监控杆存在的“杂、乱、差”问题,有助于提高城市重要地标的美观程度,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途径,减小了监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监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一体化监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一般采用监控杆和外装设备的方式,即监控杆仅提供外装设备所需的安装支撑结构,所有外装设备均为外接、露出式的安装。该结构形式具有简单、便于安装的特点,是监控设施发展初期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但由于在公共区域一般需要安装较多的监控设备,而需要监控的公共区域很多情况下位于城市景观建筑、园林景区、地标建筑等热点地区,采用此方式布置的监控设备给城市景观带来了凌乱、突兀的不协调视觉效果,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的美观性和整体性。
而城市整体“颜值”、城市重要地标的景观属性等要素已日益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高地,其美观程度已成为吸引旅游资源甚至人才引进的重要流量入口,若还采用上述结构,显然有损城市形象,也不符合未来城市发展所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在完成视频监控、语音广播的基本功能的情况下,结合特殊区域的人工智能识别监控以及前端环境融合式的结构特征,给市政设施设计和监控管理人员提供一种更为智能、便捷而美观的一体化监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点是,该系统包括设在各监控站点的前端监控组件和实现对各监控站点进行统一监控及管理的控制中心,前端监控组件与控制中心网络连接;
所述前端监控组件包括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监控杆和以嵌入方式装在监控杆上的前端监控设备;监控杆设有立杆,立杆上具有模块化的嵌入式安装接口;前端监控设备包括嵌入式监控模块和与嵌入式监控模块连接的信号处理模块,嵌入式监控模块装在立杆的嵌入式安装接口处,信号处理模块装在立杆上且与立杆融为一体,立杆底端装有用于固定在地面或路桥上的底部安装组件,嵌入式监控模块包括用于监控的嵌入式监控球机模块和嵌入式监控枪机模块,嵌入式监控设备可根据监控需求进行模块化组合及安装。
同时,该系统具有针对监控区域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可完整显示监控区域的整体平面图和所有监控站点的具体地理位置,同时,前端一体化监控立杆地理位置与网络位置相关联,便于管理人员快速定位并及时前往准确的位置进行处置,避免传统监控根据安装地点名称定位而存在的具体位置描述不够及时准确的问题;
此外,该系统采用的前端一体化智能监控杆将传统方式的立杆与设备相分离的安装形式变更为一体化安装,不仅在外观层面更为美观一致,也在设备硬件层面具有统一调度,集中控制的优势,其同杆设备均可联动控制,且在出现异常行为时系统可根据地理信息调用附近区域一体化立杆进行联合搜索、提示和广播等。
优选地,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设有与立杆外观融合一致的壳体,壳体内嵌有与控制中心连接的交换机模块、电源模块及光电模块,壳体上设有分别与内嵌的交换机模块、电源模块及光电模块连接的外部接口和电缆组件。监控设备与立杆一体化嵌入式设计及外观的融合一致,可提高立杆刚性并降低风阻,显著减少监控设备在大风气象条件下的图像晃动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8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