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钛纳米可见光催化颜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8510.1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谢秉昆;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太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C1/36 | 分类号: | C09C1/36;C09C3/06;B01J21/06;B01J33/00;B01J3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一品恒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5 | 代理人: | 夏钰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纳米 可见 光催化 颜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颜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氧化钛纳米可见光催化颜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二氧化钛粉料进行打浆后加入分散剂后处理得到二氧化钛浆料,将热浆料融入高温反应釜内反应,加热温度为70~110℃,保持反应釜内温度不便,然后加入碱性溶液,将浆料PH值调至7~12,加入酸性溶液将PH至3~6,熟化20~50min,步骤四,熟化后加入硫酸铝水溶液,并使PH至保持至3~6,步骤五,将其送入搅拌机内搅拌融合后,分筛过滤、烘干得到二氧化钛纳米颜料。在经过处理后氧化铝对二氧化钛的包覆率良好,使得二氧化钛颜料有良好的耐高温性,使用时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颜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氧化钛纳米可 见光催化颜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二氧化钛是白色疏松粉末,屏蔽紫外线作用强,有良好的 分散性和耐候性。可用于化妆品、功能纤维、塑料、涂料、油漆等 领域,作为紫外线屏蔽剂,防止紫外线的侵害。也可用于高档汽车 面漆,具有随角异色效应纳米二氧化钛是具有屏蔽紫外线功能和产生颜色效应的一种透明物质,由于它透明性和防紫外线功能的高度 统一,使得它一经问世,便在防晒护肤、塑料薄膜制品、木器保护、 透明耐用面漆、精细陶瓷等多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80年 代末期,这种能产生诱人的“随角异色”效应的效应颜料被成功地用于豪华型高级轿车面漆之后,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普遍关注,发达 国家如美、日、欧等国对此研究工作十分活跃,相继投入了大量人 力、物力,并制订了长远规划,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迄今,他们已 取得许多令人惊异的成果,并已形成高技术纳米材料产业,生产这 种附加值极高的高功能精细无机材料,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纳米氧化物材料也正成为中国产业界关注的热点。
很多现有资料显示,为制备商业上合格的带涂层的二氧化钛颜 料,二氧化硅的包膜温度需在75℃以上。如美国专利US4075031在 90℃高温下进行包膜,由于温度较高,致使反应不易控制,沉积物 不能完全沉积在二氧化钛粒子上,影响其性能。美国专利US3897261提供了在温度为60℃、pH为7的条件下,在二氧化钛粒子上两次沉 积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但该方法由于没有包覆致密硅,耐候性较差。 中国专利ZL200610020846.7提供了温度在60℃~85℃下沉积二氧 化硅和氧化铝,由于颜料粒子表面粗糙多孔,产品只适合用于颜料 体积浓度高的建筑涂料;在技术方案中,两次沉积二氧化硅,并且 在第二次沉积二氧化硅前降低温度,这样不利于工业操作。中国专 利ZL200610020847.1提供了一种高耐候性二氧化钛颜料的生产方 法,其通过加大包膜量提高产品的耐候性,产品的致密二氧化硅包 膜量和氧化铝包膜量都不低于3.5%;而且在二氧化硅包膜之后通过 降低温度实现氧化铝包膜,这样在工业生产上也不宜操作。上述的 现有技术都存在着不同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钛纳 米可见光催化颜料的制备方法,所述二氧化钛纳米可见光催化颜料 的制备方法为采用溶胶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二氧化钛粉料进行打浆后加入分散剂后处理得到二 氧化钛浆料;
步骤二,将热浆料融入高温反应釜内反应,加热温度为70~ 110℃,保持反应釜内温度不便,然后加入碱性溶液,将浆料PH值 调至7~12;
步骤三,加入酸性溶液将PH至3~6,熟化20~50min;
步骤四,熟化后加入硫酸铝水溶液,并使PH至保持至3~6;
步骤五,将其送入搅拌机内搅拌融合后,分筛过滤、烘干得到 二氧化钛纳米颜料。
优选的,所述酸性溶液为醋酸、硫酸、盐酸或硝酸。
优选的,所述粉末状粒径为50μm~110μm。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的转速为800~1100r/min。
优选的,所述浆料制备时所用的水为纯净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太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正太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8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场检测装置和电流检测装置
- 下一篇:具有摆动式支承件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