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场检测装置和电流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8458.X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6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宪和;牧野健三;平林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33/02 | 分类号: | G01R33/02;G01R33/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场 检测 装置 电流 | ||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磁场检测装置具备磁阻效应元件和导线。磁阻效应元件包含在第一轴向上延伸的磁阻效应膜,磁阻效应膜具有第一前端部、第二前端部和中间部,中间部夹在第一前端部和第二前端部之间。导线具有各自在第二轴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通过供给电流可以对磁阻效应膜形成沿着第三轴向施加的感应磁场,第二轴向对第一轴向倾斜,第三轴向与第二轴向正交。在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为在第四轴向上分别与第一前端部和第二前端部互相重叠,第四轴向与第二轴向和第三轴向的双方正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磁阻效应元件的磁场检测装置和电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经提出了一些使用磁阻效应元件的磁场检测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磁场检测装置:沿着导体的电流流动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向与沿着磁阻效应元件的长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向不同(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这样的磁场检测装置,要求缩小其尺寸且提高检测精度。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既能缩小尺寸又能发挥高检测精度的磁场检测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磁场检测装置,其具备磁阻效应元件和导线。磁阻效应元件包含在第一轴向上延伸的磁阻效应膜,磁阻效应膜具有第一前端部、第二前端部和中间部,中间部夹在第一前端部和第二前端部之间。导线具有各自在第二轴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通过供给电流可以对磁阻效应膜形成沿着第三轴向施加的感应磁场,第二轴向对第一轴向倾斜,第三轴向与第二轴向正交。在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为在第四轴向上分别与第一前端部和第二前端部互相重叠,第四轴向与第二轴向和第三轴向的双方正交。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磁场检测装置,其具备第一磁阻效应元件、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二磁阻效应元件。第一磁阻效应元件包含在第一轴向上延伸的第一磁阻效应膜。第一导线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各自在第二轴向上延伸同时在第三轴向上相邻,第二轴向对第一轴向倾斜,第三轴向与第一轴向和第二轴向的双方不同。第二导线具有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各自在第二轴向上延伸同时在第三轴向上相邻。第二磁阻效应元件包含在第一轴向上延伸的第二磁阻效应膜。第一磁阻效应膜具有第一前端部、第二前端部和第一中间部,第一中间部夹在第一前端部与第二前端部之间;第二磁阻效应膜具有第三前端部、第四前端部和第二中间部,第二中间部夹在第三前端部与第四前端部之间。第一导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为在第四轴向上分别与第一磁阻效应膜的第一前端部和第二前端部互相重叠,并且通过供给第一电流可以分别对第一前端部和第二前端部形成沿着第三轴向施加的第一感应磁场,第四轴向与第二轴向和第三轴向的双方正交。第二导线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设置为在第四轴向上分别与第二磁阻效应膜的第三前端部和第四前端部互相重叠,并且通过供给第二电流可以分别对第三前端部和第四前端部形成沿着第三轴向施加的第二感应磁场。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电流检测装置,其具备磁阻效应元件、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磁阻效应元件包含在第一轴向上延伸的磁阻效应膜,磁阻效应膜具有第一前端部、第二前端部和中间部,中间部夹在第一前端部与第二前端部之间。第一导线具有各自在第二轴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通过供给第一电流可以对磁阻效应膜形成沿着第三轴向的第一方向施加的第一感应磁场,第二轴向对第一轴向倾斜,第三轴向与第二轴向正交。第二导线通过供给第二电流,可以对磁阻效应膜形成沿着第二方向施加的第二感应磁场,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为在第四轴向上分别与第一前端部和第二前端部互相重叠,第四轴向与第二轴向和第三轴向的双方正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流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例的概略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84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