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高压变电站起重机吊装电场强度阈值确定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8443.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罗荣钧;张光辉;谢顺;张友泉;张映晖;马诗文;何勇军;程剑;赵勇;王钦;尹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庆骞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变电站 起重机 吊装 电场 强度 阈值 确定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压输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特高压变电站起重机吊装电场强度阈值确定系统及方法。其中,特高压变电站起重机吊装电场强度阈值确定系统包括通流通压装置,其与高压变电站的一次设备相连,并在一次设备上产生设定电压等级电压;工频电场测量装置,其设置在设定电压等级设备电压参考点所对应的电场强度测量点处,用于测量围绕电场强度测量点多个方向对应的工频电场强度;处理器,其用于接收同一电场强度测量点处工频电场测量装置传送来的所有工频电场强度并取均值,将该均值确定为相应电压等级设备所对应的工频电场强度阈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高压变电站起重机吊装电场强度阈值确定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特高压电网容量大、输电距离长,而特高压变电站作为特高压电网的重要节点,其施工、安装、运维、检修工作过程中存在大量高空作业,甚至不少时候需要带电作业,加之特高压变电站设备体积大、重量重,整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在特高压变电站进行吊装作业时,金属吊臂靠近高压带电设备,发生空气电离,此时空气成为导体,电流从高压线流到起重机吊臂再传递到司机驾驶舱内和吊装设备上,威胁吊车司机和地面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人发现,实际运行的变电站,电场强度是由多个电位叠加而成,现有的装置及方法无法分辨各个带电设备的电压等级及获知每个电压等级安全距离下的电场强度,最终无法准确分级分类设置报警阈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压变电站起重机吊装电场强度阈值确定系统及方法,其能够准确地获取不同电压等级所对应的工频电场强度阈值,从而保障特高压变电站内起重机吊装工作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特高压变电站起重机吊装电场强度阈值确定系统,其包括:
通流通压装置,其与高压变电站的一次设备相连,并在一次设备上产生设定电压等级电压;
工频电场测量装置,其设置在设定电压等级设备电压参考点所对应的电场强度测量点处,用于测量围绕电场强度测量点多个方向对应的工频电场强度;
处理器,其用于接收同一电场强度测量点处工频电场测量装置传送来的所有工频电场强度并取均值,将该均值确定为相应电压等级设备所对应的工频电场强度阈值。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通流通压装置包括通压测试模块、通流测试模块和控制器,通压测试模块用于输出可控的电压量及其之间的相位,通流测试模块用于输出可控的电压量和电流量及其之间的相位;控制器用于控制通压测试模块和通流测试模块的输出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工频电场测量装置设置在吊车吊斗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工频电场测量装置通过光纤转无线透传模块与处理器相互通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特高压变电站中,设备电压参考点包括 1000kV设备电压参考点、500kV设备电压参考点和110kV设备电压参考点。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1000kV设备电压参考点的选取位置为:电抗电容处PT或避雷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500kV设备电压参考点的选取位置为:电抗电容处PT或避雷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110kV设备电压参考点的选取位置为:电抗电容处PT或避雷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场强度测量点为:设定电压等级设备电压参考点下方与设定电压等级相匹配的安全距离位置处。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特高压变电站起重机吊装电场强度阈值确定系统的确定方法,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84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