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射流增材修复铝合金结构温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7254.4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8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管宇;曹奇凯;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28/00 | 分类号: | B23K28/0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射流 修复 铝合金 结构 温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高速射流增材修复铝合金结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获取待修复的零件,根据増材修复区域的位置在零件上选取A类测量点以及B类测量点,在A类测量点布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在B类测量点布置第二温度传感器;
步骤二、将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报警门限设置为第一报警门限,将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报警门限设置为第二报警门限;
步骤三、
对零件进行高速射流増材修复作业,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或第二温度传感器报警时,立即停止高速射流増材修复作业;
当第一传感器的测量值到达第一预置温度,并且第二传感器的测量值到达或低于第二预置温度时,重新恢复对零件进行高速射流増材修复作业,以及
重复本步骤直至对零件的増材修复区域完成高速射流増材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射流增材修复铝合金结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获取待修复的零件,根据増材修复区域的位置在零件上选取A类测量点以及B类测量点,在A类测量点布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在B类测量点布置第二温度传感器包括:
获取待修复的零件,所述零件呈板状,包括第一板面以及第二板面,所述零件的第一板面的中部为増材修复区域;
与第一板面的増材修复区域中心对应的第二板面上的位置作为A类测量点,第一板面的増材修复区域两侧的非増材修复区域分别选取一个B类测量点;
在A类测量点布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在B类测量点布置第二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射流增材修复铝合金结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获取待修复的零件,根据増材修复区域的位置在零件上选取A类测量点以及B类测量点,在A类测量点布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在B类测量点布置第二温度传感器包括:
获取待修复的零件,所述零件呈板状,包括第一板面以及第二板面,所述零件的第一板面以及第二板面的中部均为増材修复区域;
当对零件的第一板面的増材修复区域进行高速射流増材修复作业时,测量点通过以下方式选取:
与第一板面的増材修复区域中心对应的第二板面上的位置作为A类测量点,第一板面的増材修复区域两侧的非増材修复区域分别选取一个B类测量点;
当对零件的第二板面的増材修复区域进行高速射流増材修复作业时,测量点通过以下方式选取:
在第二板面的増材修复区域两侧的非増材修复区域上分别选取一个B类测量点;
在B类测量点布置第二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射流增材修复铝合金结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第一报警门限为铝合金材料温度许用值的95%,所述第二报警门限为铝合金材料温度许用值的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射流增材修复铝合金结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第一预置温度为铝合金材料温度许用值的70%,所述第二预置温度为铝合金材料温度许用值的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射流增材修复铝合金结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对零件进行高速射流増材修复作业时,在零件的周围布置有进气通道以及排气通道,通过空气循环流动实现对零件降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射流增材修复铝合金结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对零件进行高速射流増材修复作业时,在零件的増材修复区域的背面设置有冷却气体输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射流增材修复铝合金结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气体输送装置的冷却气体为压缩空气或空调机的冷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2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框的中竖框制备工艺
- 下一篇:重型砂箱提升输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