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窗框的中竖框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7234.7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潇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74 | 分类号: | B21D53/74;B21D1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杨娜 |
地址: | 42149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框 中竖框 制备 工艺 | ||
一种窗框的中竖框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取一薄金属板;S2:将薄金属板的一边压出中空长方体的顶面和两个侧面,底面为敞口状态,且薄金属板的另一边保持原有结构不变,使得薄金属板的另一边与一侧面之间形成第一折痕;S3:将所述薄金属板的另一边的边缘位置压出第二折痕,形成第一扳边;S4:将所述薄金属板的另一边且在靠近第一折痕位置处压出第三折痕,第一折痕与第三折痕之间的面形成第二扳边。本发明一方面结构简单,可通过薄金属板一体成型,无需添加其他材料,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通过设置扳边,能够实现与窗扇之间的连接,并增加连接面积;另一方面,不易生锈,耐腐蚀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框的中竖框,特别是一种窗框的中竖框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窗户通过包括窗框、窗扇和玻璃,玻璃设于窗扇内,窗框的外侧嵌入墙体内,窗扇与窗框连接,且窗扇能够沿窗框打开,以便于通风。为了将窗框分隔成多个小窗框,来放置多个窗扇,增加通风效果,通常是设置中竖框来竖向分隔窗框,从而将窗框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小窗框,然后在每个小窗框内设置窗扇。
一方面,现有的中竖框在加工过程中,不能通过一张金属片一体成型,通常需要多道工序分别成型,然后再进行组装焊接,这种方式不仅会浪费材料,而且工作效率低;另外,这种型材通常是直接加工出与窗扇连接的结构,如直接在中竖框上设置连接件或者设置阶梯状结构,来完成窗扇与中竖框直接的适配连接,这对于加工而言难度较大,从而导致加工成本高。另一方面,现有的中竖框通常为铝合金材质,易生锈,抗腐蚀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加工速度快,耐腐蚀性好的窗框的中竖框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框的中竖框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取一薄金属板;
S2:将薄金属板的一边压出中空长方体的顶面和两个侧面,底面为敞口状态,且薄金属板的另一边保持原有结构不变,使得薄金属板的另一边与一侧面之间形成第一折痕;
S3:将所述薄金属板的另一边的边缘位置压出第二折痕,形成第一扳边;
S4:将所述薄金属板的另一边且在靠近第一折痕位置处压出第三折痕,第一折痕与第三折痕之间的面形成第二扳边。
进一步,所述第一扳边朝向薄金属板的上表面方向弯折,将第一扳边的开口处与薄金属板的上表面焊接,使得第一扳边紧贴在薄金属板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折痕与第三折痕之间的间距与第一扳边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薄金属板在第三折痕与第二折痕之间的那一面作为中空长方体的底面。
进一步,将第二扳边的开口处与中空长方体的底面焊接,使得第二扳边紧贴在底面上。
进一步,将中空长方体不带第一折痕的那一侧面与底面之间焊接,形成带顶面、底面、两个侧面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中空长方体的两侧设有第一扳边和第二扳边。
进一步,所述薄金属板为白铁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方面,本发明的中竖框结构简单,可通过薄金属板一体成型,无需添加其他材料,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通过设置扳边,能够实现与窗扇之间的连接,并增加连接面积;另一方面,不易生锈,耐腐蚀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竖框本体制备流程的简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薄金属板;2.第一折痕;3.第二折痕;4.第三折痕;5.第一扳边;6.第二扳边;11.顶面;12.侧面;13.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潇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潇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