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培养活珠子的鸡蛋托盘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7217.3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9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程仁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兴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06 | 分类号: | B65D19/06;B65D19/38;B65D59/00;B65D81/05;B65D81/18;B65D85/32;A01K41/00;A01K41/02;A01K4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张海燕 |
地址: | 234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培养 珠子 鸡蛋 托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培养活珠子的鸡蛋托盘,包括下盘和上盘,所述下盘的上方设置有上盘,所述下盘的内部设置有下托盘,所述上盘的内部设置有上托盘,所述下托盘和上托盘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垫。该用于培养活珠子的鸡蛋托盘,通过下盘、上盘、下托盘、上托盘、放置槽、海绵垫和护角垫的设置,能够实现对鸡蛋的全方位防护,避免鸡蛋发生碰撞破碎,提高活珠子的产量,通过通孔、透气孔、加温板、日光灯、储水腔的设置,能够保证了活珠子培养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和空气环境条件,为活珠子的培养提供便利,通过卡接结构和提手的设置,能够增加托盘的密闭性,避免鸡蛋掉出破碎,增加了托盘的便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鸡蛋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培养活珠子的鸡蛋托盘。
背景技术
活珠子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属金陵小吃,是当鸡蛋即将孵成一个生命但是又没有完全成形,蛋里面已经有了头、翅膀、脚的痕迹,这种亦鸡亦蛋的鸡蛋孵化物叫做“活珠子”,“活珠子”是经传统孵化发育而成的鸡胚胎,因其发育中囊胚在透视状态下形如活动的珍珠,故称“活珠子”,活珠子是民间一大补品,具有养颜美容、保健补血等功效,其营养成分与普通鸡蛋相比,活珠子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和婴幼儿所必需的2种氨基酸,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的牛磺酸增加近20倍,促进婴幼儿骨骼生长和防止老年骨质疏松所需的钙增加6倍多,其它营养成分均显著高于普通鸡蛋,而对人体不利的脂肪含量下降50%,胆固醇仅为原有的五分之一,一枚活珠子的营养价值可以和同样重量的牦牛骨的营养价值相媲美,活珠子和旺鸡蛋是有区别的,旺鸡蛋是孵化不成功的鸡蛋,而活珠子则是十二天左右的正在孵化中的鸡蛋,二者的味道也有较大差别,活珠子的味道更加鲜美,且营养价值更高,鸡蛋在储存时往往需使用鸡蛋托架,鸡蛋托架由多个鸡蛋托盘堆叠而成。在储存过程中,为避免鸡蛋被打碎,一般会在鸡蛋托盘上设置凸缘的方式来实现鸡蛋托盘之间的限位,两个相邻的鸡蛋托盘堆后透气性较差,不利于鸡蛋的存放。
现有的活珠子大都堆积在一起进行培养,不具有保护结构,容易发生碰撞使鸡蛋破碎,影响活珠子的产量,活珠子的培养还需要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和空气环境条件,而且活珠子培养时不方便同时携带多个鸡蛋移动。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培养活珠子的鸡蛋托盘,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培养活珠子的鸡蛋托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用于培养活珠子的鸡蛋托盘防护性较低,培养环境较差和不方便携带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培养活珠子的鸡蛋托盘,包括下盘和上盘,所述下盘的上方设置有上盘,所述下盘的内部设置有下托盘,所述上盘的内部设置有上托盘,所述下托盘和上托盘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垫,所述下托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下盘的四周和下托盘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下盘的内底壁设置有加温板,所述上托盘的内部设置有日光灯,所述下盘的内壁开设有储水腔,所述下盘和上盘的侧面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下盘上表面的四角和上盘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护角垫,所述上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提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放置槽的数量为四十九个,四十九个所述放置槽呈矩形阵列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透气孔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置在下盘的四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盘上表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上盘下表面的四角开设有限位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温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网孔,所述下盘的内壁开设有进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方孔,所述上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合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兴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兴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