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6863.8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0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鲇川直彦;日野辰郎;江头康平;长谷川和哉;早坂康宏;前川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H02K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熊风;宋俊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 ||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包括:由沿周向排列并沿径向延伸的槽在每一极每一相为q个的比例来形成的圆环状的定子铁心;以及安装于定子铁心的各相的定子绕组,对于定子绕组,使用由线状导体以固定间隔卷绕成同心卷形状的q×n个单位线圈,得到将沿同一方向卷绕的q个单位线圈在周向上错开连接而得的n个线圈,再通过将n/2个线圈连结而得的2个线圈组来构成,线圈卷绕并排列在定子铁心的槽中,相邻的线圈之间共用槽来连结,2个线圈组并联连接在供电部与中性点之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在电动机及发电机中使用的旋转电机要求小型化和高输出化。
为了使旋转电机高输出化,需要对在构成旋转电机的定子铁心上卷绕线状导体而形成的线圈施加高电压,因此,需要具备能够承受线圈之间所产生的大电位差的足够厚的绝缘材料。
然而,如果增厚绝缘材料而不改变配置线圈的区域的大小,则需要使构成线圈的线状导体变细,从而限制了电流,因此会导致旋转电机的输出效率降低。
反之,如果增厚绝缘材料而使构成线圈的线状导体的粗细固定,则配置了线圈的区域直径变大,导致旋转电机大型化。
因此,公开了如下结构:通过将多个线圈依次连结并在定子铁心的周向上配置2圈,从而将每1圈的线圈之间的电位差抑制为相内电位差的一半(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61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旋转电机中,能够将线圈之间的电位差抑制为相内电位差的一半。然而,在希望旋转电机的小型化和高输出化、并进一步谋求较大改善的情况下,相内电位差的一半并不足以抑制线圈之间的电位差,存在旋转电机的效率改善、小型化无法充分实现的问题。
本申请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减小配置于旋转电机的定子铁心的线圈之间的相内电位差,从而得到小型且高输出的旋转电机。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旋转电机包括:圆环状的定子铁心,在该定子铁心由沿周向排列并沿径向延伸的槽在每一极每一相中为q个(q为2以上的自然数)的比例来形成;以及各相的定子绕组,该定子绕组安装于定子铁心,其特征在于,对于定子绕组,使用由线状导体以固定间隔卷绕成同心卷形状的q×n个(n为4以上的偶数)单位线圈,得到将沿同一方向卷绕的q个单位线圈在周向上错开连接而得的n个线圈,再通过将n/2个线圈相连结而得到2个线圈组来构成,构成线圈组的线圈卷绕并排列在圆环状的定子铁心的槽中,在周向上相邻的线圈之间共用槽来连结,2个线圈组并联连接在供电部与中性点之间,构成2个线圈组的线圈中、连接至供电部的2个线圈配置成共用槽。
发明效果
本申请的旋转电机能够大幅减小配置于定子铁心的线圈之间的相内电位差,能够得到小型且高输出的旋转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图2A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2B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3A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圈的立体图。
图3B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圈的A-A剖视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圈的卷绕方法的图。
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构成定子绕组的线圈的布线图。
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圈的立体图。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图。
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图。
图9是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圈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6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