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基板及其3D打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5999.7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楚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泛博增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81 | 分类号: | C04B35/581;C04B35/622;C04B35/638;B33Y70/1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99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及其 打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导热、电磁吸波陶瓷基板产品及其3D打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3D打印所述陶瓷基板所需的混合陶瓷粉体;步骤二,制备3D打印所述陶瓷基板所需的陶瓷浆料;步骤三,基于陶瓷基板的数字模型3D打印所述陶瓷基板。本发明相对于传统陶瓷基板,本发明的陶瓷基板具有耐高温、高导热、电磁吸波等优点。相对于传统制造方法而言,本发明的3D打印方法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成型复杂形状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5G领域的耐高温、高导热、电磁吸波陶瓷基板及其3D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的飞速发展,支持5G通信的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然而,5G固然存在数据传输速度更快等优势,但是相应地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支持5G技术的电力电子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面临极大的发热问题。传统基板一般在聚合物基体上印刷电力电子电路或器件,而聚合物基体熔点较低、散热性差,因此难以满足今后5G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电力电子器件发热量巨大的问题。
目前的一种解决思路是采用耐高温的陶瓷基板,如氧化锆陶瓷材料、氧化铝陶瓷材料等。氧化锆陶瓷材料、氧化铝陶瓷材料虽耐热较好,但导热率较低,散热效率低,因此以氮化铝(AlN)陶瓷材料及其复合陶瓷材料为代表的高导热材料体系逐渐兴起,因其导热率高在新型陶瓷基板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正在开发的AlN陶瓷基板结构过于简单,一般为平板结构,并未经过特殊的定向导热设计。大量研究表明,如果经过定向导热设计,可有效提高陶瓷基板的散热效果。但是经过导热设计的陶瓷基板一般为复杂形状,传统制备技术难以实现。
此外,未来5G技术的发展要求内部电力电子器件互相间的电磁干扰最小化,尤其是陶瓷基板不要对电力电子器件产生电磁干扰,这就要求陶瓷基板还要具有良好的电磁吸波性能,不对外散热、反射电磁信号,对外界干扰最小化。因此,针对复杂形状耐高温、高导热的陶瓷基板,还需要考虑其电磁吸波结构设计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高导热、电磁吸波陶瓷基板产品及其3D打印方法,用于解决现传统陶瓷基板面临的耐高温有限、导热低、复杂形状难以制备、对电子器件电磁干扰较大等问题。
一种陶瓷基板的3D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3D打印所述陶瓷基板所需的混合陶瓷粉体;
步骤二,制备3D打印所述陶瓷基板所需的陶瓷浆料;
步骤三,基于陶瓷基板的数字模型3D打印所述陶瓷基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四,对步骤三得到的陶瓷基板进行排胶脱脂;优选地,该步骤的内容包括:
将制备好的陶瓷基板生坯在氮气气氛下,优选氮气气压1atm,以2~10℃/min的加热速率,加热到500~800℃后,保温1~5h进行排胶脱脂处理,确保生坯中固化的光敏树脂完全裂解、碳化。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五,对步骤四中脱脂后的陶瓷基板进行无压烧结;优选地,该步骤的内容包括:
将排胶脱脂后的陶瓷基板在真空烧结炉中,氩气气氛中,以1~5℃/min的加热速率,加热到1700~2100℃,保温0.5~2h进行无压烧结。
进一步地,步骤一种的所述混合陶瓷粉体的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如下:
AlN陶瓷粉体的体积分数为80~90vol%,石墨烯所占的体积分数为5~10vol%,迈克烯(MXene)所占的体积分数为5~10vol%。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陶瓷粉体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泛博增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泛博增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5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