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系统、搬运装置及布线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35906.0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大坪直幸;松金一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
| 主分类号: | B65H57/12 | 分类号: | B65H57/12;B65G47/80;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徐丹;邓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系统 搬运 装置 布线 方法 | ||
1.一种机器人系统,其中,该机器人系统具备:
搬运装置,其对工件进行搬运并将该工件配置于作业区域;和
机器人,其对配置于所述作业区域的所述工件进行作业,
所述搬运装置具有:
绕与水平面交叉的中心轴线回转的回转部;
工件保持部,其以借助所述回转部的回转沿着穿过所述作业区域的圆轨道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回转部,对所述工件进行保持;
中空的引导件,其沿着所述中心轴线贯通所述回转部;
设置于所述回转部的第一设备;
线状体,其经所述引导件将所述第一设备与设置于所述引导件周围的第二设备连接起来;以及
支承部,该支承部设置于所述引导件上,对所述机器人进行支承,
所述引导件在上端具有开口部,
所述支承部以使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敞开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引导件的上端,
所述线状体经所述开口部而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系统,其中,
所述支承部具有从所述引导件的外周伸出的伸出部,
所述搬运装置还具有加强部,该加强部在比所述回转部靠上方处将所述伸出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引导件的外周面连接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系统,其中,
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回转部靠上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系统,其中,
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的高度与所述回转部的上表面的高度之差大于所述支承部的下表面的高度与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的高度之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系统,其中,
所述机器人系统还具有机器人用线状体,该机器人用线状体经所述引导件将所述机器人与设置于所述引导件周围的机器人控制器连接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系统,其中,
所述搬运装置还具有分隔件,该分隔件将所述引导件内分隔为供所述线状体穿过的第一区和供所述机器人用线状体穿过的第二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系统,其中,
所述引导件具有使所述引导件周围的空间与所述第二区连通的第二开口部,
所述机器人用线状体经所述第二开口部而与所述机器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系统,其中,
所述支承部被设置成,与所述作业区域之间隔着所述开口部,
所述伸出部向远离所述作业区域的方向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系统,其中,
所述开口部中未被所述支承部覆盖的部分包含所述中心轴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系统,其中,
所述搬运装置还具有从所述支承部的外周向所述开口部上方伸出的第二支承部,
所述机器人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系统,其中,
所述搬运装置还具有:
固定于所述回转部的中继连接器;和
连接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中继连接器的第二线状体,
所述线状体经由所述中继连接器而与所述第二线状体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系统,其中,
所述搬运装置还具有第二中继连接器,该第二中继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引导件的周围,借助第三线状体而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安川电机,未经株式会社安川电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59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削刀具的安装方法、拆卸方法和刀具把持器具
- 下一篇:机器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