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检测聚乙烯埋地双壁波纹管抗应力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35815.7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红;缪江明;王樟水;缪绸;张贺;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科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G01N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蔡鹤飞 |
| 地址: | 3132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聚乙烯 波纹管 应力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抗应力检测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检测聚乙烯埋地双壁波纹管抗应力的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箱,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套筒、调节杆、顶板、顶紧杆、固定旋钮、防滑垫、移动块、滑动槽、测量架、刻度尺、滑道、滑块、测量针、指针与针头,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上表面,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移动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调节杆与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顶板与调节杆的顶部固定安装,顶紧杆与套筒侧面的顶部螺纹连接,固定旋钮与顶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防滑垫与顶紧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波纹管抗应力检测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应力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检测聚乙烯埋地双壁波纹管抗应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是以高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经过管材成型、切断和扩口三种工艺生产出的一种内壁光滑,外壁成环形波纹结构的新型管材,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质的化学稳定性强,耐老化及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强,中空与环状波纹的结构使其环刚度大大增强,这种管材相对于混凝土管和铸铁管而言,不仅采购价格便宜,而且施工安装简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劳力支出,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光滑的内壁使其摩阻系数减小,单位时间内流通量增加,防淤防堵能力增强,所以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经常用在矿井、建筑物的排水、通风;市政工程及住宅小区的外网排污;农田水利的灌溉输水排涝;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的排水输送;化工通风及化工、矿山的流体输送;管道检查井的整体加工;高速公路的预埋管道;高压电缆、邮电通信电缆的保护等地方。
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在进行使用时,为了便于实现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对不同工作压力环境的使用,可以通过利用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抗应力检测的方式来实现对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抗应力检测,通过对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的各个位置的形变宽度,来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便于通过实验数据对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的抗应力进行了解。
现有的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抗应力检测装置,只是通过简单的敲击等方式使得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发生形变,而且这种形变的形变量较小,不便于实现模拟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在使用时的抗压力检测工作,容易导致对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的检测结果缺少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检测聚乙烯埋地双壁波纹管抗应力的装置,达到提高双壁波纹管抗应力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检测聚乙烯埋地双壁波纹管抗应力的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箱,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测量机构。
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套筒、调节杆、顶板、顶紧杆、固定旋钮、防滑垫、移动块、滑动槽、测量架、刻度尺、滑道、滑块、测量针、指针与针头,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上表面,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移动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调节杆与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顶板与调节杆的顶部固定安装,顶紧杆与套筒侧面的顶部螺纹连接,固定旋钮与顶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防滑垫与顶紧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测量架固定安装在顶板底部的中部,刻度尺设置在测量架的正面,滑道开设在测量架正面的中部,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测量针的顶部与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指针固定连接在滑块的正面,针头的顶部与测量针的底部固定连接。
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弧形槽、螺纹杆、限位槽、调节旋钮、转动块、连接块、支撑板与限位杆,所述弧形槽开设在工作台上表面的中部,螺纹杆与弧形槽的底部螺纹连接,限位槽开设在螺纹杆的两侧,调节旋钮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底部,转动块与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块与转动块转动连接,支撑板的底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限位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板底部的两侧,限位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所述液压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科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科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5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