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磨机螺旋喂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34543.9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3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 发明(设计)人: | 何铁牛;刘鹏;高健;王晋岩;冯进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18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磨机 螺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球磨机螺旋喂矿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五棱柱喂矿箱体、喂矿弯管、左螺旋喂矿装置;左螺旋喂矿装置安装在球磨机空心轴内,与球磨机筒体连接且与筒体一起旋转,左螺旋喂矿装置和喂矿弯管之间设置旋转密封装置,包括轴向和径向补偿技术,来保证其密封性;五棱柱喂矿箱体顶部通过快速可拆卸法兰连接喂矿浆管,底部一个面连接喂矿弯管,底部另一个面与移动小车通过方形法兰连接;五棱柱喂矿箱和喂矿弯管通过底部设置方形法兰固定在移动小车上,喂矿弯管将矿浆送入向左旋转球磨机的左螺旋喂矿装置中,本发明解决了人工手动喂矿劳动强度大、矿浆倒流、堵塞及泄漏大、造成工人清扫量大等难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具有极大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磨机螺旋喂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矿山喂矿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太钢集团代县矿业有限公司是太钢集团的主要原料(铁矿粉)生产基地,位于山西省代县境内,隶属太行山系,平均海拔为1700米的高寒矿区。
矿石经过穿孔、爆破、铲装、运输、破碎筛分后,进入球磨机磨矿,球磨机一般由同步机驱动,驱动功率一般为1000~3000kW,同步机驱动小齿轮,由小齿轮驱动大齿轮,大齿轮驱动球磨机筒体运转,筒体运转转速一般为14~20r/min,即当同步机通过小齿轮和大齿轮将筒体带动时,矿物经喂矿弯管通过球磨机空心轴颈从右端给入球磨机筒体,在球磨机筒体内装加有一定数量磨矿介质—钢铁球,当球磨机运转时,筒体内磨矿介质(或矿石本身)对被磨矿物进行冲击和研磨。筒体内装有各种直径的磨矿介质钢铁球,当球磨机筒体绕空心轴以一定转速回转时,装在筒体内的介质和矿石在离心力和磨擦力的作用下,随着筒体达到一定高度,当它们自身的重力大于离心力时,便脱离筒体内壁抛射下落或滚下,由于冲击力而击碎矿石。同时,在磨机运转过程中,磨矿介质相互间的滑动运动对矿石也产生研磨作用,磨碎后的物料通过空心轴颈排出,因此为了提高磨矿效率,需要连续稳定往球磨机筒体中喂矿、水和均衡间断加入磨矿介质钢铁球。球磨机进料装置原设计为给矿管,受场地和耐磨材料的影响,经过多年使用,问题和隐患比较突出,给矿管密封差,泄漏大,给入球磨机筒体后矿浆倒流多,倒流矿浆再通过流槽和管道回收进泵池后返回球磨机再磨,影响球磨机磨矿效率,同时倒流矿浆量大容易频繁造成喂矿流槽和管道外溢,外溢矿浆直接进入进料大瓦周边,矿浆会渗入球磨机大瓦造成进料大瓦发热、烧损等潜在风险,而且严重影响现场环境和5S治理。另外球磨机进料衬套为保护性导矿桶,容易造成喂矿后矿浆倒流。再者原进料装置为固定式装置,拆装繁琐,直接导致日常更换给料弯管时耗费大量时间,每次更换至少导致球磨机停机检修72~96h。因此为解决球磨机喂矿的连续性、稳定性,消除加球和喂矿坡度不足带来的堵塞问题,和球磨机喂入矿浆后球磨机进料衬套泄漏、倒流等技术难题,一直以来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为此本发明经过三年多的现状调查、反复试验、根据现状,对高效螺旋喂矿装置与螺旋输送叶片,喂矿弯管,旋转密封装置,喂矿箱体,移动小车等情况反复跟踪,计算了喂矿效率与螺旋输送导矿桶,以及导矿桶内设置螺旋叶片,喂矿弯管,旋转密封装置,喂矿箱体,移动小车等关系,设计一种高效喂矿+螺旋叶片输送装置,实现矿浆均匀、连续、稳定等喂入,解决矿浆泄漏、堵塞和倒流等技术难题,杜绝加球和喂矿输送坡度不足带来生产隐患,提高了喂矿质量和磨矿效率 。
为此,2018年以来,我们不断探索、反复实践,根据现状,对高效喂矿装置所属喂矿箱体,喂矿弯管,螺旋输送导矿桶、螺旋叶片,旋转密封装置,移动小车等情况多次跟踪,反复计算了喂矿效率与旋转密封装置,喂矿弯管与喂矿箱体,螺旋输送装置与矿浆倒流等关系,围绕矿浆倒流、堵塞及生产使用过程等方面分析了原给矿管无坡度,堵塞频繁,泄漏较大,倒流返矿多造成工人清扫量大,球磨机磨矿效率低等的原因,创新设计了安全、经济、高效、结构简便、使用寿命长的高效螺旋喂矿装置----“一种喂矿装置”。
原给矿管存在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4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