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铺装设计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3743.2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段科俊;苏剑锟;张海楠;张玉沛;梁有广;江斌;薛康;叶慧;余阳;陈万伟;李坚;黄丽玲;朱占奎;赵春;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22 | 分类号: | E04F21/22;E04F15/10;E04F15/024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215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材 塑料 复合 板材 装设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铺装设计结构,首先设置了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本体和多个连接部件,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包括石材本体和塑料底盖,石材本体的底部卡接于塑料底盖的凹槽内,且塑料底盖的边沿包裹石材本体的外边缘,多个连接部件固定安装于地面上,每相邻两个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本体之间皆支撑有连接部件,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本体的底部留有架空区域,连接部件设置有多个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从连接部件的顶部延伸至架空区域,液态胶从连接部件的顶部进入流体通道然后填充架空区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的铺装方法。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解决了石材内部渗透问题,同时提高了石材的铺装效率、精度及可修复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材地面铺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铺装设计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石材以其美观大方的独特饰纹备受消费者青睐,但石材的铺装工艺十分复杂,由于石材属脆性材料,材料性质和工艺的局限使得石材无法制作复杂的连接结构,在铺装过程中需要使用铺贴辅料对石材限位及固定,市场上普遍使用水泥砂浆为粘结层的铺装工艺,这些工艺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高,且施工周期长。天然石材由于其内部空隙存在,尽管通过了六面防护等措施,还是很难保证石材后期使用中不出现泛碱、泛白问题。考虑到天然石材由于自身空隙较大,抗渗透能力极差,导致水泥砂浆中的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随着雨水外溢到石材表面,发生化学物理变化,传统的六面防护往往由于工序遗漏或者涂抹不到位,没有很好的起到防护作用,拟设计开发石材与塑料基板预先复合技术,将塑料基板按照石材规格进行定制,通过扣装结构实现板材的复合,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石材单元板块,既可以进行石材快速铺装,又解决了石材内部渗透问题。
引用一篇与本发明相关度高的现有专利,专利号为CN209243976U,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混凝土结构层,所述混凝土结构层的外表面均匀涂抹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背离混凝土结构层的一侧设置有环氧树脂胶粘剂材质的第一隔离层;第一隔离层背离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水泥砂浆的找平层;所述找平层背离第一隔离层的一侧设置有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隔离层背离找平层的一侧设置有瓷砖层。此专利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层发生反碱现象,但是需要对石材表面设置多个隔离层,工序复杂成本高,对此本发明兼顾石材的装配式铺装和石材的表面防护,为石材提供一种塑料防护结构,并且此塑料防护结构便于装配式的快速铺装,并且针对塑料因硬度高而无法自适应的补偿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本体的尺寸误差的缺陷,本发明也作出相应的补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铺装设计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解决了石材内部渗透问题,同时提高了石材的铺装效率、精度及可修复性。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铺装设计结构,首先设置了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本体和多个连接部件,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包括石材本体和塑料底盖,石材本体的底部卡接于塑料底盖的凹槽内,且塑料底盖的边沿包裹石材本体的外边缘,多个连接部件固定安装于地面上,每相邻两个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本体之间皆支撑有连接部件,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本体的底部留有架空区域,连接部件设置有多个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从连接部件的顶部延伸至架空区域,液态胶从连接部件的顶部进入流体通道然后填充架空区域,塑料底盖的边沿与石材本体的边沿构成环形缺口,相邻的多个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本体的缺口共同构成环形拼缝,液态胶从连接部件的顶部进入流体通道然后填充环形拼缝。
进一步地,石材本体为矩形石材板,塑料底盖的尺寸匹配矩形石材板的尺寸。
进一步地,每相邻两个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本体之间皆支撑有一个连接部件,且每个石材塑料基复合板材本体的周圈设置有四个连接部件。
进一步地,连接部件开设有两个流体通道。
进一步地,两个流体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入口和第二通道的入口皆位于连接部件的顶部,第一通道的出口位于连接部件的右侧,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连接部件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3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