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离心泵能效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3708.0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3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鲁勋;张宏伟;马楠桦;李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王晶;胡晶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离心泵 能效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离心泵能效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一种离心泵能效管理系统,其与DCS/SCADA系统实现数据交互;S2:离心泵能效管理系统对原厂性能曲线图进行电子化和数学模型化,建立起离心泵的流量‑扬程、流量‑功率、流量‑效率的数学模型,并把所述数学模型的模型表达式嵌入DCS/SCADA系统;S3:DCS/SCADA系统采集离心泵的实时运行数据,并通过OPC通讯协议传输给离心泵能效管理系统;所述离心泵能效管理系统对所述实时运行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离心泵的实时效率;S4:对比离心泵的实时效率与原厂流量‑效率性能曲线标定数据,通过DCS/SCADA系统调节离心泵的实时流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泵,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离心泵能效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的机械设备,在化工、水务、管道输送等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离心泵由电动机带动,泵体及吸入管路内充满液体,电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叶轮又带动叶片间的液体一道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从叶轮中心被甩向叶轮外缘并以较高的压强沿排出口流出,与此同时,叶轮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出而形成一定的真空,而入口液面处的压强比叶轮中心处要高,因此,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泵内,叶轮不停旋转,液体也连续不断的被吸入和压出。
泵出口扬程(简称扬程):又称为泵的压头,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泵的扬程大小取决于泵的结构,如叶轮直径的大小,叶片的弯曲、转速情况等,用H表示。
泵出口流量(简称流量):单位时间内经离心泵加压后流经泵出口液体介质的体积或重量,用Q表示。
离心泵功率(简称功率):水泵的功率通常是指输入功率,即电动机传至泵轴上的功率,故又称为轴功率,用P表示;泵的有效功率又称输出功率,用Pe表示,它是单位时间内从泵中输送出去的液体在泵中获得的有效能量,即扬程和质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就是单位时间内从泵中输出的液体所获得的有效能量
效率:轴功率P和有效功率Pe之差为泵内的损失功率,其大小用泵的效率来计量,泵的效率为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用η表示。
高效区:离心泵的吸程、扬程、电压、电机转速、泵抽取的液体都符合机泵厂家设计时候的设计参数,或者在它的设计范围内,这时候的泵是在高效区工作。一般高效区是指泵运行效率不低于泵的最高效率的93%。
离心泵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设备,在化工、水务、长输管道等行业中更是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大户。实际生产过程中,泵的出口流量在一定范围内整体的能量效率较高,称为泵运行高效区,每一台泵在出厂时均经过实测泵的不同流量和效率之间的曲线,得到该泵的额定最优效率点,泵在工厂实际运行中,从节能降耗的需求出发,应尽量使泵的工况控制在最优效率区间,然而受介质性质、机械性能等影响,泵的实际效率与额定效率发生偏差,泵的运行工作脱离高效区,导致机泵的无效能耗增加,目前机泵的运行缺乏监控,对泵的运行管理更缺乏有效的实时计算和状态显示,无法判断泵的实时效率,阻碍了实现泵的高效运行。
当前工厂机泵运行和管理存在以下确定:
1.机泵能耗管理目前主要来自电气系统机泵电流数据,现场机泵运行工艺和设备数据来自基础自控系统(BPCS),不同平台间没有实现数据交互,则离心泵实时能耗和效率不可获取。
2.机泵存在机械功耗、水力功耗、容积损失功耗等因素,泵的有效功率小于实际电机功率,且机泵实时有效功率不可得。
3.离心泵性能曲线只见于工厂设备存档资料,不能与SCADA控制系统整合和显示,操作员无法快速和准确判断机泵实时状态是否处于运行高效区。
4.泵运行的初始工况和长周期运行下的工况无法记录和判断,对设备的运行维护不利。
5.多台泵并联或串联运行时无法保证各泵工况均运行于运行高效区内,导致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3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动电动双控暖水阀
- 下一篇:基于指标体系的自动化作业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