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检测分离河道重金属的清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33265.5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过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新亮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7/04;E02F7/0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王成红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五***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检测 分离 河道 重金属 清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检测分离河道重金属的清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基台板,所述基台板为圆形,所述基台板底面固定连接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多根所述支撑柱之间水平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为圆形,多根所述支撑柱均与托板固定连接,所述基台板上方水平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基台板转动连接,所述托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轴贯穿基台板并与之转动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可水平调节位置,并可旋转改变其方向的抽吸管,并控制其进入到淤泥之中的深度,使得装置得到的淤泥更加多样,使得后续的检测分离工作的数据更有说服力,同时抽吸管的简单过滤与过滤板的进一步过滤,除去杂物,更有利于检测分离工作,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清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检测分离河道重金属的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
重金属原义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一般来讲密度大于4.5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铁、铅、镉等,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慢性中毒,对什么是重金属,其实目前尚没有严格的统一定义,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水银)、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重金属非常难以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
现有的清淤装置对淤泥的取样只能进行定点工作,不可进行工作点转换,且到达淤泥的深度也是固定的,这样取出的样品使得后续的检测分离工作没有代表性,缺少价值,且取样装置在下沉时,水底多有杂物水草等,需要清理,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检测分离河道重金属的清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只能定点工作且检测分离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检测分离河道重金属的清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检测分离河道重金属的清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基台板,所述基台板为圆形,所述基台板底面固定连接有多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多根所述支撑柱之间水平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为圆形,多根所述支撑柱均与托板固定连接,所述基台板上方水平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基台板转动连接,所述托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轴贯穿基台板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轴位于基台板上方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半径小于第一齿轮半径,所述第一齿轮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柱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底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水平设置有第一衔接板,所述第一衔接板通过两块竖直设置的第二衔接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面固定连接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竖直设置,所述抽吸管下半部分设有抽吸孔,所述抽吸管上半部分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抽吸管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外侧设置有齿环,所述齿环通过多根水平设置的连接杆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齿环连接有驱动机构,多根所述连接杆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抽吸管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托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伸缩管贯穿收集箱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上安装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与基台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内设置有过滤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板底面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外设置有与固定板底面固定连接的防水框,所述防水框将第二电机包围在内,所述第二电机的轴贯穿防水框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轴贯穿第一衔接板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轴位于第一衔接板下方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齿环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半径大于齿环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新亮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新亮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32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