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5G来实现精准调控自动报警的烘干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3256.6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4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刘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欧瑞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2 | 分类号: | F26B9/02;F26B25/00;F26B25/06;F26B25/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6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实现 精准 调控 自动 报警 烘干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5G来实现精准调控自动报警的烘干房系统。所述通过5G来实现精准调控自动报警的烘干房系统包括:烘干房本体,所述烘干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仓门,所述烘干房的内部通过隔绝组件分隔有冷却腔和烘干腔。本发明提供的通过5G来实现精准调控自动报警的烘干房系统具有隔绝组件完全开启后,第一触点连接件和第二触点连接件之间接触且电性连接,控制仓门关闭,避免操作人员在烘干腔运作和隔绝组件开启的状态下开启仓门而造成大量的热量流失,同时避免烘干腔内部的热量直接通过开启的仓门扑面而来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蜂鸣器自动保持警报的状态,提醒操作人员冷却腔内部温度处于非安全温度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干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5G来实现精准调控自动报警的烘干房系统。
背景技术
5G是继4G、3G和2G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Release-15中的5G规范的第一阶段是为了适应早期的商业部署,Release-16的第二阶段于2020年4月完成,作为IMT-2020技术的候选提交给国际电信联盟,ITU IMT-2020规范要求速度高达20Gbit/s,可以实现宽信道带宽和大容量MIMO,采用5G用于互联网无线数据的传输和控制,提高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和准确,提高远程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烘干房采用一体的结构,烘干部分直接与仓门相连,使得烘干室内部温度在仓门开启时直接飘出且扑面而来,需要等待烘干房内部的温度完全降下来才能开启仓门使用,导致烘干室内部温度大量流失,重新升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增加产品烘干的成本,仓门的开启不收任何的约束,导致温度不在安全范围时开启易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通过5G来实现精准调控自动报警的烘干房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5G来实现精准调控自动报警的烘干房系统,解决了一体式的烘干房在仓么开启和送料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通过5G来实现精准调控自动报警的烘干房系统包括:烘干房本体,所述烘干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仓门,所述烘干房的内部通过隔绝组件分隔有冷却腔和烘干腔,所述隔绝组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和收缩槽,所述收缩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密封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点连接件,所述收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触点连接件;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设置于所述冷却腔的内部,所述烘干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上方;晾干架,所述晾干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却腔的内部;控制机箱,所述控制机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烘干房本体的顶部;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烘干房本体的表面,所述固定盒的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自锁电机,所述自锁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轴,所述调节螺轴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滑板,所述移动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卡板;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固定盒的表面;所述第一触点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触点连接件串联于所述自锁电机的控制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机箱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机箱电性连接,所述调节螺轴的底端与所述固定盒的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滑板的表面与所述固定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卡板的底部贯穿所述固定盒且延伸至所述固定盒的外部,所述定位卡板的表面与所述仓门的表面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冷却腔的内部与所述仓门之间相适配,所述通孔的内部与所述收缩槽的内部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密封门的尺寸与所述通孔的尺寸相适配,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收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密封门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部相适配,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高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高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欧瑞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欧瑞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3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