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聚碳酸酯光引发剂的方法及一种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1972.0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9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蔡龙;陈寿生;刘华东;罗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展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4/30 | 分类号: | C08G64/30;C09D167/06;C09D163/10;C09D175/14;C08F2/48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濮***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聚碳酸酯 引发 方法 一种 涂料 | ||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光固化涂料中使用的小分子引发剂存在的易挥发、毒性、分子迁移率高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制备聚碳酸酯光引发剂的方法及一种涂料。一种制备聚碳酸酯光引发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小分子引发剂Irgacure 2959以及碳酸二酯溶于有机溶剂或者离子液体中,随后加入催化剂在30‑120℃条件下,反应0.5‑36h;停止反应,将产物反沉淀在反溶剂中析出,会得到沉淀产物,重复溶解‑反沉淀洗涤3次除去杂质,干燥最后最终产物。本发明通过高分子聚合方法,将小分子化的引发剂制备成高分子光引发剂,其引发剂活性比现有的小分子引发剂引发活性更高,同时在固化涂层中迁移率低,挥发性低,毒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聚碳酸酯光引发剂的方法及一种涂料。
背景技术
UV光聚合体系主要构成部分有:光固化树脂、UV单体、UV引发剂构成,同时根据需要,还会加入助剂、颜填料组分来达到特定性能。最为一门新兴技术,具有高效、经济、节能、环境友好、适应性广等显著特点,目前已经在3C,木器漆、包装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其中UV引发剂是产生聚合的关键,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激发出活性自由基从而促使分子之间的交联成膜,光引发剂作用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裂解型光引发剂,目前主流使用的包括,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173)以及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84),以及深层固化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膦(TPO),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819)等引发剂;第二类为夺氢型光引发剂,主流使用的包括二苯甲酮(BP),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OMBB),4-氯二苯甲酮(CPB),4-苯基二苯甲酮(PBZ)等。虽然第一类引发剂则种类较多,不同结构的引发剂可以赋予净味、耐黄、引发效率快速、深层固化等性质,但是由于都是小分子量,还是存在挥发、毒性、分子迁移率高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光固化涂料中使用的小分子引发剂存在的易挥发、毒性、分子迁移率高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聚碳酸酯光引发剂的方法及一种涂料,通过高分子聚合方法,将小分子化的引发剂制备成高分子光引发剂,其引发剂活性比现有的小分子引发剂引发活性更高,同时在固化涂层中迁移率低,挥发性低,毒性小。
一种制备聚碳酸酯光引发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小分子引发剂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Irgacure 2959)以及碳酸二酯溶于有机溶剂或者离子液体中,随后加入催化剂,催化剂的摩尔量为碳酸二酯摩尔量的0.01%-10%,在30-120℃条件下,反应0.5-36h;
所述小分子引发剂与所述碳酸二酯的摩尔比为:1:(0.3-8);
所述催化剂选自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三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吡啶、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3-双(2,4,6-三甲基苯基)-4,5-二氢咪唑-2-亚基、1,3-二叔丁基咪唑-2-亚基、三乙烯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离子液体为咪唑类离子液体、吡啶类离子液体和季铵盐类离子液体中的至少一种;
(2)停止反应,将产物反沉淀在反溶剂中析出,得到目标反沉淀产物,重复溶解-反沉淀洗涤3次,干燥最后最终产物。
所制备的聚碳酸酯光引发剂的结构如下:
其中R为苯环、甲基、乙基或者烯丙基。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碳酸二酯试剂选自以下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小分子引发剂与所述碳酸二酯的摩尔比为: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展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濮阳展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1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