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折叠架构的智能化空气数据收集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31691.5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5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齐未朱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未朱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折叠 架构 智能化 空气 数据 收集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空气数据收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利用折叠架构的智能化空气数据收集设备,包括空气数据收集设备,所述空气数据收集设备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采集头部,所述空气数据收集设备的顶端通过采集头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架,所述空气数据收集设备的内侧通过驱动架活动连接有通气收集罐,该利用折叠架构的智能化空气数据收集设备,通过螺纹柱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杆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挤压柱向下侧移动,挤压柱推动扭矩弹簧移动至限位断电器,扭矩弹簧向下移动挤压挤压活动柱向两侧移动,使气压通道连接,防止空气回流,使其连接为通路状态,且提示灯亮起,表示单次采集数据完成,则电能带动通电导柱向上侧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数据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折叠架构的智能化空气数据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是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不仅直接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制约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调查人员会通过空气数据收集设备对大气中的各个区域的成分含量进行收集,进而得知研究区域的空气数据。
目前的空气数据收集设备使用时,对于不同的空气层面进行空气收集,需要重复使用设备进行采集样本,操作较为麻烦,效率较低,且在收集空气含量的过程中,采集的样本体积不一致,致使收集数据得到的平均值精度较低,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折叠架构的智能化空气数据收集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折叠架构的智能化空气数据收集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利用折叠架构的智能化空气数据收集设备,包括空气数据收集设备,所述空气数据收集设备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采集头部,所述空气数据收集设备的顶端通过采集头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架,所述空气数据收集设备的内侧通过驱动架活动连接有通气收集罐,所述空气数据收集设备的底端通过通气收集罐活动连接有挤压柱,所述空气数据收集设备的底端通过挤压柱活动连接有调控架构,所述空气数据收集设备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通气收集罐活动连接有半圆转轮架。
优选的,所述驱动架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分次收集罐,驱动架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折叠架,折叠架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调控架构。
优选的,所述采集头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入气通入管,采集头部的中央活动连接有扇叶,扇叶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间歇转轮。
优选的,所述通气收集罐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导电管,导电管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插头。
优选的,所述调控架构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扭矩弹簧,扭矩弹簧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挤压活动柱,调控架构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断电器,调控架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压柱,气压柱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通电导柱。
优选的,所述通气收集罐的中央活动连接有螺纹柱,通气收集罐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推挤板,通气收集罐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橡胶通管,橡胶通管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分次收集罐。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利用折叠架构的智能化空气数据收集设备,通过打开设备的开关,电能作为驱动,带动扇叶的旋转,通过离心力,将外部的空气通过入气通入管收集与采集头部的内侧,扇叶转动带动间歇转轮转动,间歇转轮转动一定转数,其顶部的线圈连接会断开,进而使单次空气收集量一致,且空气通过通气收集罐流动至储存间,则采集头部的底端扇叶的转动带动连接插头挤压连接,使电路为通路状态,电能通过导电管流通至下方,电能带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通过折叠架带动推挤板对通气收集罐内部的空气进行推动,使其通过橡胶通管移动至分次收集罐内侧,分次收集罐为三个收集气囊,三个内部的体积一致,气体从最内侧气囊收集至饱和状态,带动半圆转轮架转动,将收集完毕的气囊移出,工作人员可直接收集,则空气数据收集设备在不同空气层面移动的过程中采集样本时不用停止,可持续采集多种样本,从而实现了可持续收集不同的空气样本数据,操作较为简单,效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未朱,未经齐未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16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