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智能安全警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1015.8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3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40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智能 安全 警示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配电网智能安全警示装置,涉及配电网维护管理的技术领域,解决了当前配电网无法兼顾降低外力破坏隐患风险与提高运维效率的问题,包括电源模块、图像采集器、图像分析检测器、中间通信系统、远程服务器及便携式移动终端,图像采集器采集外破黑点的图像信息后传输至图像分析检测器,图像分析检测器对外破黑点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检测,通过远程服务器将分析结果传输至便携式移动终端,运维人员通过便捷式移动终端获取外破黑点的隐患情况,运维人员确认外破黑点的隐患情况后,利用便携式移动终端、通过中间通信系统向远程服务器传输隐患调节措施命令,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维护管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配电网智能安全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红外成像仪测温、无人机自动巡视等技术在配电网日常运维中的应用,配电网维护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由配电网设备缺陷故障引起的线路故障跳闸事件大幅减少。
如2018年12月7日,公开号为CN108964018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配网故障的人工智能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巡检照片或无人机拍摄照片的分析,结合树障情况和雷击情况,利用生产系统缺陷库和隐患库优先排查设备和线段,帮助配网运维人员快速地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树木的生长速度等情况,预测砍树周期,减轻运维工作量并通过配网的故障典型库,互动式地帮助运维人员得出配网故障的解决方法,提高了运维人员的运维效率,但对于大部分外力破坏造成线路跳闸的现状目前还没有较好的预防措施及责任界定手段。
外力破坏成为目前配电网线路跳闸故障的主要原因,平均占比60%以上,成为目前制约减少线路跳闸次数及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瓶颈。目前,配电网常见的外力破坏除树障破坏之外,还包括非电力施工破坏、人为破坏等。线行保护区外的超高树障运维人员无权清理,容易被大风压弯或折断,直接接触运行中的裸导线导致线路跳闸。在非日常巡视期的临时性施工运维人员难以及时发现并加以管控,且发生外破后施工单位自行迅速清理现场拒不承认,供电部门难以追究责任,使得外施工单位外破成本少,难以有效制止此类施工外破。而且施工单位自行处理外破现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其安全意识,可能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此外,无关人员在野外的配电线路底下逗留徘徊、垂钓等行为也存在这极大的人身触电隐患。
目前提前发现外破或人身触电隐患的方法是线路巡视,但是线路定期巡视的频率无法保持太高,因此发现外破隐患的几率也比较小。预防人为外破或人身触电事故的方法主要是在配电线路附近树立安全警示牌,通过警示牌对社会人员产生提醒教育作用,但是警示牌容易被损坏遗失,也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全然不顾警示牌的提醒,人为外破及人身触电事故仍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当前配电网无法兼顾降低外力破坏隐患风险与提高运维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配电网智能安全警示装置,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外力破坏隐患风险,提高供电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电网智能安全警示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图像采集器、图像分析检测器、中间通信系统、远程服务器及便携式移动终端,所述电源模块为图像采集器及图像处理器供电,图像采集器采集外破黑点的图像信息后传输至图像分析检测器,图像分析检测器对外破黑点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检测,并将分析检测结果通过中间通信系统传输至远程服务器进行保存,远程服务器将外破黑点的图像信息分析检测结果传输至便携式移动终端,运维人员通过便捷式移动终端获取外破黑点的隐患情况,所述中间通信系统能实现远程服务器与图像分析检测器的双向通信,运维人员确认外破黑点的隐患情况后,利用便携式移动终端、通过中间通信系统向远程服务器传输隐患调节措施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1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