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栏除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0628.X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5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魏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金海 |
主分类号: | E01H1/00 | 分类号: | E01H1/00;E01H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六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栏 除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护栏除锈装置,包括整体机架和磁吸对接架,所述整体机架内侧固定连接有除锈外套环架,所述整体机架边侧设置有边侧清理棉体擦,所述磁吸对接架位于整体机架外侧,且所述磁吸对接架对应除锈外套环架设置,所述磁吸对接架端头设置有对接磁头,所述磁吸对接架之间安装有弧形挡板,所述整体机架远离磁吸对接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总成,本发明涉及清洁技术领域。该护栏除锈装置,下两个用于形成电磁铁的除锈外套环架和磁吸对接架可以使得装置形成两个不同位置的电磁铁,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相互对位吸附内侧护栏上的铁锈,使得装置不需要手动对接导线端,对接速度速度快,对接之后稳定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护栏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护栏,这里说的是指工业用“防护栏”。护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护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护栏的立柱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通常安装于如物流通道两侧,生产设备周边,建筑墙角,门的两侧及货台边沿等等。有效减免搬运设备往来穿梭时带来意外撞击造成的设备、设施的损坏。
现有的护栏大多采用铁质的护栏,护栏长时间使用的时候容易生锈,现有的清理装置均采用摩擦打磨的方式对护栏外侧进行清理,但是一部分护栏的形状可能无法直接将一些内凹角落的铁锈直接除去。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护栏除锈装置,解决了无法直接将一些内凹角落的铁锈直接除去,除锈清理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护栏除锈装置,包括整体机架和磁吸对接架,所述整体机架内侧固定连接有除锈外套环架,所述整体机架边侧设置有边侧清理棉体擦,所述磁吸对接架位于整体机架外侧,且所述磁吸对接架对应除锈外套环架设置,所述磁吸对接架端头设置有对接磁头,所述磁吸对接架之间安装有弧形挡板,所述整体机架远离磁吸对接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总成,所述电源总成外侧位于整体机架的内侧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整体机架位于电源总成的边侧固定连接有手持边侧架,所述除锈外套环架内部填充有散热内填条,所述整体机架和磁吸对接架之间放置有护栏,将磁吸对接架通过对接磁头吸附在整体机架上,整体装置采用对位的磁极相互对接,使得装置不需要多余点对点的去找对应的接线端子。
优选的,所述除锈外套环架内部设置有内线圈,所述磁吸对接架内部设置有对接线圈,所述内线圈与对接线圈对应设置,且所述内线圈与对接线圈对接处均设置有线缆磁吸对接端子,装置在对接之后通过电源总成供电,上下两侧的内线圈与对接线圈对接之后形成一个完成的电路,铁制的护栏位于绕线线圈的内部,使得整体装置形成一个通电的电磁铁,装置在没有内部铁芯的时候不会形成电磁铁,并且分离设置的两个端体也可以使得装置在不使用的时候更加安全可靠。
优选的,所述对接磁头外侧位于对接线圈边侧设置有对接磁极贴,所述线缆磁吸对接端子延伸至对接磁头外侧,且所述除锈外套环架对应对接磁头外侧的的位置也设置有线缆磁吸对接端子,装置的内线圈与对接线圈采用相互对应的线缆磁吸对接端子可以使得装置在对接的时候更加牢靠,可以使得装置不需要手动对接导线端,对接速度速度快,并且安装之后因为设置了专门的对接磁极贴可以使得对接之后稳定性更高。
优选的,所述散热内填条包括导热内条和中部隔离条,所述导热内条内部设置有导热内管,所述导热内管内部安装有膨胀活塞,所述膨胀活塞通过连接导热杆安装有锥形散热头。
优选的,所述散热内填条远离导热内条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弹性卡扣,所述弧形弹性卡扣外侧设置有散热口,所述弧形弹性卡扣位于锥形散热头两侧,装置会在工作的时候产生大量的热量,导热内条吸收内部的热量之后,使得导热内管内的导热膨胀介质受热膨胀,将膨胀活塞与锥形散热头推出去,将其推出装置内部,增大散热面积,更快的完成散热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金海,未经魏金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06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