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0408.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丰雪飞;廖立豪;张热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东新众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3/06 | 分类号: | E01C13/06;E01C2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混合 塑胶跑道 施工工艺 | ||
1.一种聚氨酯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础清理:清扫跑道沥青基础上的砂土石子等杂物或铺路设备可能漏油所产生的油污;
S2、沥青基础封底:在沥青基础上进行封底层的铺设,封底层采用D68胶水、108胶水、石英砂、水泥混合制成,混合制成的封底层铺设在沥青基础上并进行摊匀;
S3、封底层水平检测与调整;利用平整度检测装置对步骤S2所得封底层表面进行平整度检测,对凹陷处进行补平,对凸出之处进行抹匀;
S4、基材试铺:在空置场地进行1×1m的基材涂抹试铺,确定硬化成型后铺装基材质量是否合格;
S5、基材摊铺:在封底层上进行摊铺第一道PU底胶,并在第一底胶摊铺完成后立即人工均匀播撒EPDM颗粒和ETPU珠粒的混合料,待两种颗粒固化后,将多余的颗粒扫出,在第一道PU底胶上重复铺设第二道PU底胶;
S6、基材检查:利用平整度检测装置对步骤S5所得基材表面进行平整度检测,对凹陷处进行补平,对凸出之处进行打磨;
S7、跑道喷面:向步骤S6所得到的基材表面进行聚氨酯面层喷涂;
S8、测画标志线:在S7所得跑道喷面上按要求进行划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与步骤S6中所使用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横杆(1)与垂直连接在所述主体横杆(1)两端的立柱(2),两组所述立柱(2)相互平行,所述立柱(2)底端设置有滚轮(3),所述主体横杆(1)一侧设置有水平仪(4),所述立柱(2)顶端设置有垂直仪(5),所述主体横杆(1)的下方设置有相平行的触地辊(6),所述触地辊(6)两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远离所述触地辊(6)的一端升降连接在所述立柱(2)上,所述触地辊(6)最底沿低于所述安装块(7)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地辊(6)上方设置有顶部敞口的盛水盒(9),所述盛水盒(9)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安装块(7)固定连接,所述盛水盒(9)底部开设有渗水槽(10),所述触地辊(6)的顶部伸入所述渗水槽(10)内并与所述渗水槽(10)的边沿滑动贴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立柱(2)相对的一侧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动槽(8),两组所述安装块(7)分别插接至两组所述滑动槽(8)内并与所述滑动槽(8)的底壁滑动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横杆(1)两端与所述立柱(2)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主体横杆(1)与所述立柱(2)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两者的固定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氨酯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横杆(1)两端开设有供所述立柱(2)滑动穿设的安装槽(11),所述固定件为螺纹连接在所述主体横杆(1)两端的抵紧螺栓(12),所述抵紧螺栓(12)垂直穿过所述主体横杆(1)至所述安装槽(11)内并与所述立柱(2)抵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进行两道聚氨酯面层喷涂,两次聚氨酯面层喷涂时的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混合型塑胶跑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选择环境温度低于26度时进行步骤S5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东新众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东新众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04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回转起重船的吊桩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蛋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