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器电源转化模块自动化测试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9493.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电源 转化 模块 自动化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电源转化模块自动化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器、主板驱动设备、主板和示波器,所述控制器通过通用串行总线分别与所述示波器和主板驱动设备相连,控制器内置计算脚本,控制器用于控制主板驱动设备,控制器控制示波器将波形显示并进行比较,控制器用于记录脉冲电压参数并将参数填入主板驱动设备;主板驱动设备用于对主板输出交变电流并进行3D扫频;示波器监测主板脉冲电压并与计算脚本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将服务器的CPU及存储卡的供电电压进行动态响应测试,将之前3D扫频过程中手动调整参数操作进行升级优化为自动化调整参数,提高测试精度及测试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重复劳动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供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服务器电源转化模块自动化测试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服务器电源转换模块测试中,CPU的功耗越来越大,其负载电流变化也越来越大,对于电源转换模块拉载电流转换速率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通过主板驱动设备进行驱动,进行CPU及储存卡供电电压的动态响应测试。
针对现有的四路服务器,有40组电导轨需要测试电压的动态响应测试,所以测试需要至少手动操作40次3D扫频工作,重复手动操作,消耗人力,手动计算容易出错,测试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服务器电源转化模块自动化测试系统和方法,能够解决服务器电源测试重复手动操作,手动计算,重复进行3D扫频,对CPU和存储卡供电电压进行动态响应测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服务器电源转化模块自动化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器、主板驱动设备、主板和示波器;
所述控制器通过通用串行总线分别与所述示波器和主板驱动设备相连,控制器内置计算脚本,计算脚本根据主板驱动设备的参数计算脉冲电压一,控制器用于控制主板驱动设备,控制器控制示波器进行脉冲电压一的显示并与脉冲电压二的波形进行比较,控制器记录脉冲电压参数并将参数填入主板驱动设备;
所述主板驱动设备用于对主板输出交变电流并进行3D扫频;
所述示波器通过碳棒与主板连接,示波器监测主板脉冲电压二并将计算脚本计算的脉冲电压一进行显示;
所述主板用于承载CPU与存储卡进行动态响应测试。
进一步,所述主板上设有CPU和存储卡,CPU的插口处设有转接板,存储卡的卡槽内设有双列直插式存储模块;进行CPU动态响应测试时,转接板通过金属连接器与主板驱动设备连接并将交变电流引入;进行存储卡动态响应测试时,双列直插式存储模块通过同轴线缆与主板驱动设备连接并将交变电流引入。
进一步,所述示波器设有双信号插孔,一个插孔与控制器相连,另一个插孔与主板相连,示波器将计算脚本计算的脉冲电压一和主板脉冲电压二进行显示。
进一步,所述主板驱动设备输出交变电流流经主板内的CPU和存储卡,主板脉冲电压二随主板驱动设备输出的交变电流变化,控制器通过调整主板驱动设备输出交变电流控制主板脉冲电压二。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通过调整主板驱动设备交变电流,令脉冲电压一波形等于脉冲电压二波形,并将调整结束的交变电流对应参数记录。
进一步,所述主板驱动设备内置3D扫频单元,控制器调整结束后控制主板驱动设备启动3D扫频单元,并将记录的交变电流对应参数填入,3D扫频单元对主板进行3D扫频。
一种服务器电源转化模块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控制器分别与示波器和主板驱动设备通过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将主板与示波器通过碳棒连接,将主板与主板驱动设备通过双列直插式存储模块和转接板连接;
计算脚本根据主板驱动设备参数计算出脉冲电压一,控制器控制示波器将脉冲电压一显示,示波器将主板脉冲电压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94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