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基自修复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8126.3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2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果;黄佳;周永红;张金帅;朱国强;胡云;尚倩倩;冯国东;胡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91/00 | 分类号: | C09D19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冯慧 |
地址: | 2100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修复 光固化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脂基自修复光固化涂料的制备方法,该油脂基自修复光固化涂料由:40~60份环氧植物油基丙烯酸酯、20~50份的稀释剂、1~4份的光引发剂、1~8份阻聚剂、5~10份的催化剂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的油脂基自修复光固化树脂材料,无其他溶剂参与反应,配置简单快捷,适用于绿色工业流水线生产。所得涂料展现了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可广泛应用于金属、木器、塑料等涂装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脂基自修复光固化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油脂基自修复光固化涂料可以取代传统涂料,用于金属、木器、塑料等涂装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交联网状结构的热固性树脂,固化后力学性能好,热稳定性高,耐腐蚀性好,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性能材料领域。但热固性材料的交联网络,固化时即成型,高温下只发生裂解,不能改变材料形态,和热塑性材料比,极大地限制了链段的运动,降低了材料的延展性。
2011年,Leibler等人基于酯交换反应,在环氧树脂交联网络中引入了可逆动态共价键。该体系在高温下,进行快速酯交换反应,使得交联点断裂、重组,材料的拓扑网络结构得以改变,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了材料的“热可塑性”。这种在一定刺激下具有可塑性质的热固性材料被Leibler定义为“Vitrimer”。由于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具有类似玻璃化转变的特性,这种材料又被译为“类玻璃高分子”。
随着绿色、可持续理念的深入,生物基动态共价键高分子材料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生物质化学品的替代提高了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性,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减少了石化资源的使用。作为可再生的天然资源,植物油来源丰富,产量大。据统计,2019年全球植物油产量已达到20391万吨。植物油脂肪酸链中富含不饱和双键,通过酸或酶催化可以得到环氧基团。例如,油酸含量高达76%的大豆油,经催化环氧化后可以得到高官能度的环氧大豆油(ESO),所以在工业上有很广泛的应用,有望替代依赖化石资源的双酚A环氧树脂材料。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脂基自修复光固化涂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引入生物基材料,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同时构建基于共价键体系赋予了光固化涂料自修复特性,从而赋予材料更多的功能性,提升了材料的附加值。
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基自修复光固化涂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
植物油基环氧丙烯酸酯40~60份,
稀释剂20~50份,
光引发剂1~4份,
阻聚剂2~8份,
催化剂5~10份。
所述的植物油基环氧丙烯酸酯为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环氧橡胶籽油丙烯酸酯、环氧化桐油丙烯酸酯、环氧化棉籽油丙烯酸酯、环氧化亚麻油丙烯酸酯和环氧化玉米油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稀释剂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环己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光引发剂为安息香二甲醚、氯化二苯甲酮、D1173和苯甲酰甲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对苯醌、对甲氧基苯酚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催化剂为二丁基氧化锡、4-二甲氧基吡啶、三氟甲磺酸三乙胺、三苯基膦、酞酸正丁酯、四异丙酯、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N,N二甲基苄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一种生物基自修复光固化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容器中,按配比依次加入环氧植物油基丙烯酸酯、稀释剂、光引发剂和催化剂,然后在室温下搅拌反应充分,得到透明均一的粘稠树脂,即为油脂基自修复光固化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81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