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气装置、高原配气式呼吸器以及供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8087.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6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速;荆祥礼;刘天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速 |
主分类号: | A62B7/04 | 分类号: | A62B7/04;A62B9/02;A62B18/02;A62B18/08;B01F3/02;B01F15/02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赵加鑫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原配 呼吸器 以及 供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气装置、一种高原配气式呼吸器,所述混气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氧气入口、空气入口和气流出口,所述氧气入口、空气入口处均连接有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气流出口连接有气囊单向阀;所述气囊具有弹性恢复原容积的能力;所述高原配气式呼吸器包括混气装置、风机、面罩和氧气源,所述面罩上设有吸入口和呼出口,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气囊单向阀连接,所述呼出口设有面罩单向阀。本发明的混气装置在呼吸间隙进行呼吸气的混合,获得大于使用地自然氧分压的呼吸气,且混气装置仅在吸气时气囊单向阀才开启,避免了氧气的浪费,大幅度的节约了氧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供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气装置、高原配气式呼吸器以及供氧方法。
背景技术
人的呼吸过程是使空气中的氧气溶于血液中之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然后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氧气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与氧分压成正比。
沿海地区的大气压约为100千帕,其中氧气的摩尔分数(等于体积分数)为21%,氮气为78%,故氧气的分压约为100千帕×21%=21千帕。氧气被人吸入后部分溶于血液,动脉中的氧分压为11-13千帕,静脉血约为4-5千帕。一般来说,当吸入气体的氧分压低于16千帕时,人就会出现缺氧症状,变得行动迟钝。低于6千帕,会开始失去知觉,乃至死亡。
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大气压强较低,相对应的,氧分压也低,比如西藏那曲地区,平均海拔4507米,当地大气压强仅为58.9千帕,氧分压仅有12.4千帕,这种状态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进藏人员的身体健康或工作效率。
以往,高原地区多采用弥散式供氧方式为居住在房间里的人们提供补氧条件,例如在那曲地区,一个20平方米相对密闭的人居房间,房间容积约为70立方米,氧分压为0.134ATA,房间内含氧量为9.38立方米(当地气压下的体积),如果要将氧分压调整达到相当于沿海0.21ATA,房间内就需要补充5.32立方米氧气。由于房间内为相对密封,诸多因素会导致房间内即使实现了0.21ATA氧分压,也会因向房间外弥散而迅速下降,如果要继续维持房间内氧分压0.21ATA,就需要不间断地向房间内补氧氧气。根据统计,一个相对密闭的房间,如果保持人体在房间内始终保持0.21ATA,平均每小时需要持续向房间内补充2-3立方米氧气。这样的房间昼夜需要向房间内补充60-75立方米氧气才能实现相当于沿海地区的氧分压水平。
另一种增氧方法是采用面罩吸氧,即使用者佩戴一个面罩,将氧气瓶内的氧气减压后通入面罩内,使面罩内氧分压提高,但现有的面罩一般是设有三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连接氧气瓶,另外两个通孔直接与外界相通,既作为呼气的排气口,又作为空气进气口,从而使面罩内形成高浓度氧气的呼吸气体。人的呼吸过程是呼气与吸气交替进行的,具统计,成年人的平均呼吸周期是3.7秒,其中1秒是吸气过程,2.7秒是呼气过程,目前的面罩是持续提供氧气,也就是说,人们无论是吸气过程,还是不吸气过程,氧气都是在不间断地供氧。而无论供氧装态如何,人体只在吸气的不到1秒的时间里才能吸到氧气而在非吸气过程是吸不到氧气的,即使给氧也不能被人体利用,因此,氧气是浪费的。
由此,如何在满足人们提高呼吸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避免氧气的浪费,实现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努力追求克服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气装置,解决高原供氧呼吸过程中造成的氧气浪费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气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第一气流入口、第二气流入口及气流出口,所述第一气流入口连接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第二气流入口连接第二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气流出口连接气囊单向阀;所述第一气流入口用于通入氧气或空气,所述第二气流入口用于通入空气或氧气;所述气囊具有弹性,具有恢复原容积的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速,未经吴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8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