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鲳鱼立体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7845.3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3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仁;王申;苏炳威;徐珂珂;陈晓莹;刘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A01K61/1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美燕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鲳鱼 立体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鲳鱼立体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深水网箱、水质管理、培育底栖海藻、虾苗放养、鱼苗放养、培育管理,其中培育管理分为仔鱼、稚鱼、幼鱼三个时期进行培育,本发明的立体养殖方法构建生态的养殖环境,为鱼苗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控制水质管理,培养底栖海藻,混养虾苗促进应激调节,设定投放密度,分时期控制金鲳鱼饵料,控制投喂量,能适当调节金鲳鱼消化道主要的微生物菌群,通过在空间、营养搭配上的屏蔽竞争作用抑制有害菌在肠道中的定植和生长,从而达到提高鱼类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目的;促进金鲳鱼的成活率,提高鱼体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鲳鱼立体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金鲳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鲹科、鲳鲹属,学名卵形鲳鲹,俗名黄腊鲳、金鲳。体呈卵形,高而侧扁体长为体高的1.7~1.9倍,尾柄短细;随着海水养殖规模、养殖密度等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之各地区之间品种交流日益频繁,海水鱼病日趋严重,鱼病主要是因为鱼体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目前海水鱼类养殖几乎都是投喂冰鲜饵料及部分人工配合饲料,冰鲜饵料在储存过程中,除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与游离的氨基酸结合产生糜烂素造成肠道糜烂以外,有部分腐败鱼类内脏,鳃等直接产生有毒物质,其突出表现在肠道上,造成肠道、肝脏急慢性中毒,以至坏死,肠道功能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功能。
此外,冰鲜饵料中含有维生素分解酶,投喂以后会使得鱼类产生维生素缺乏症,目前海水鱼类人工饲料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各类海水鱼类人工饲养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各类海水鱼类的营养需求指标还不清楚,加之商业利益,人工饲料的维生素等重要物质添加量一般都不能完全满足海水鱼类健康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金鲳鱼立体养殖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鲳鱼立体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深水网箱:在海水水域深水区的水流汇集处设置深水网箱,
S2、水质管理:温度26.0~31.0℃,盐度26~30,pH 7.5~8.2,溶氧5mg/L以上,氨氮0.12~0.15mg/L,透明度25~30cm;
S3、培育底栖海藻:将底栖海藻藻种均匀排布于深水网箱内的网片载体上进行栽培,把所述网片投入到网箱底部,种植面积为网箱底部的40~60%,海藻藻种每株间距(10~20)×10cm,进行培养底栖海藻;
S4、虾苗放养:虾苗放养前用2~3%食盐水浸浴6~10分钟,放养体长在1.5~3cm的幼虾,投放密度为0.5~1万尾/亩;
S5、鱼苗放养:选择体长规格2.5~3.0cm的苗种,经波长633~800nm的激光照射50~100s,再按500~700尾/m2投放;
S6、培育管理:
仔鱼培育:投喂膨化饲料Ⅰ,一天投喂3~5次,投喂量为鱼苗重量的12~25%,每隔8~12天换水,进行水流刺激,控制水流速为0.8~1.5m3/h,每天2~4h,所述膨化饲料Ⅰ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菱角粉末6~8份、肝末粉7~10份、黄瓜藤粉8~12份、车前草5~11份;
稚鱼培育:当鱼苗长达20mm以上,每天投喂膨化饲料Ⅱ,投喂量为鱼苗重量的26~35%,所述膨化饲料Ⅱ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棕榈粕3~8份、膨化茶籽粕28~35份、水葫芦干粉2~4份、葡聚糖0.3~1.2份、枸杞0.1~0.8份、蜂王浆3~7份、螺蛳肉粉2~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78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5G技术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金鲳鱼杂交育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