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秧培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27533.2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6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夏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含山县仙踪镇在文家庭农场 |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8;A01G22/22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秧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秧培育方法,涉及水稻育苗技术领域。该稻秧培育方法,包括准备营养土、晒种、浸种、催芽、播种、摆盘和移栽步骤。该稻秧培育方法通过在稻秧培育阶段加入生长素凝胶颗粒的方式,降低在移栽阶段后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的数量,同时稻秧在长期低浓度生长素凝胶颗粒的刺激下,稻秧内的生长素受体浓度分泌增加,加快稻秧在第二季稻的生长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稻秧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稻秧培育是水稻在田中移栽之前的必备工序,水稻的生长状况的好坏和稻秧的培育水平密不可分。传统的再生稻的稻秧培育缺乏对植物激素的管理,一方面在第一季稻的培育过程中,需要增加生长素的量来去除双子叶杂草,另一方面在第二季稻的生长过程中对生长素的灵敏度低,导致生长周期延长。
于是,本申请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稻秧培育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秧培育方法,解决了统的再生稻的稻秧培育缺乏对植物激素的管理,一方面在第一季稻的培育过程中,需要增加生长素的量来去除双子叶杂草,另一方面在第二季稻的生长过程中对生长素的灵敏度低,导致生长周期延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稻秧培育方法,包括准备营养土、晒种、浸种、催芽、播种、摆盘和移栽,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营养土:每亩田取100gk土,取回后摊开晒干;
步骤二:晒种:将种子均匀地摊在铺好的苫布上,晒种1~2天;
步骤三:浸种:用灭菌剂浸种6~8小时;
步骤四:催芽:采用日浸夜露法进行催芽,催芽至种子90%破胸露白即可;
步骤五:播种:播种前将水稻壮秧剂和步骤一中取用的土按1:100的比例调配为盖籽土,将催芽后的种子使用自动播种机播种,播种后在田中撒
上盖籽土,所述盖籽土中不含有肥料;
步骤六:摆盘:将比重后的秧盘整齐摆放育秧大棚,保持硬盘与秧床紧密
接触;
步骤七:育苗:在育苗期间播撒100倍农家肥稀释液和1000倍稀释的生
长素凝胶颗粒;
步骤七:移栽:当秧龄18~20天、叶龄3~6叶、苗高13~20厘米时即可做秧苗的移栽准备。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土为田中最上层土。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灭菌剂为浸种灵和强氯精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育秧大棚中苗盘土保持湿润,出现卷叶及时洒水,晴天温度过高时打开大棚边膜通风,傍晚把膜盖好保温。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秧培育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稻秧培育方法通过在稻秧培育阶段加入生长素凝胶颗粒的方式,降低在移栽阶段后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的数量,同时稻秧在长期低浓度生长素凝胶颗粒的刺激下,稻秧内的生长素受体浓度分泌增加,加快稻秧在第二季稻的生长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含山县仙踪镇在文家庭农场,未经含山县仙踪镇在文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7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