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碳硅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7276.2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8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芊;陈智林;陈柏林;刘周东;陈杰华;谢丹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立亚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60 | 分类号: | C08G7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奚益民 |
地址: | 362804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烷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碳硅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取100份氯化钠进行电解并油浴加热,经过提纯成型,后再往熔融的金属钠中加入二甲基二氯硅烷进行反应,高温下搅拌熟化;在反应物中加入无水乙醇,控制温度并持续搅拌,提取氯化钠进行重新回收利用,后进行真空抽滤;在混合物中分别加入纯净水和无水乙醇进行多次清洗,以获得纯净的聚二甲基硅烷;将纯净的聚二甲基硅烷进行真空干燥;将真空干燥后的聚二甲基硅烷进行裂解反应,即得液态聚碳硅烷;再将液态聚碳硅烷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合成得到聚碳硅烷;该聚碳硅烷材料的软化点为180℃~235℃,数均分子量为1000~1400,氧含量为:0.2%~0.5%,并且该聚碳硅烷在氮气中加热到1000℃的陶瓷产率为48%~6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碳硅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碳硅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聚碳硅烷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日本Yajima发明的高温高压法,即以二氯二甲基硅烷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制得聚二甲基硅烷,随后将聚二甲基硅烷在高压釜中的热解,经过高温高压的作用,聚合物中的硅硅键发生Kumada重排,形成Si-C键,经过进一步聚合得到聚碳硅烷。该方法制备的聚碳硅烷性能稳定、成型性能好,已被NipponCarbon公司用于制备连续碳化硅纤维(Yajima,et al.Nature,1976,261:683~685,US4110386,US4100233)。另一种为日本Ube公司采用的常压催化合成法,即首先采用二苯基二氯硅烷与硼酸反应得到聚硼硅氧烷,随后将聚硼硅氧烷加入聚二甲基硅烷中作为催化剂,在常压下350℃左右聚合,得到聚碳硅烷(Ishikawa,et al,US5948714)。
然而上述对于聚碳硅烷的生产技术中工艺复杂、且需要分段生产或采购聚二甲基硅烷原料才能生产,实际生产效率低等缺陷,整个过程成本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碳硅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碳硅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氯化钠、二甲基二氯硅烷、无水乙醇和纯净水作为原材料,制备步骤如下:
(1)、取100份氯化钠进行电解并油浴加热,经过提纯成型,后再往熔融的金属钠中加入113份二甲基二氯硅烷进行反应,高温下搅拌熟化,即得反应物;
(2)、在步骤(1)中所得的反应物中加入104份无水乙醇,控制温度并持续搅拌,提取氯化钠,对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真空抽滤;
(3)、在步骤(2)中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705份纯净水和222份无水乙醇进行多次清洗,以获得纯净的聚二甲基硅烷;
(4)、将步骤(3)获得的纯净的聚二甲基硅烷进行真空干燥;
(5)、将步骤(4)真空干燥后的聚二甲基硅烷进行裂解反应,即得液态聚碳硅烷;
(6)、再将步骤(5)中所得的液态聚碳硅烷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合成反应,以得到聚碳硅烷。
优选的,在步骤(1)中通过电解法制得金属钠所采用的具体步骤为:采用氯化钠通电方式,将40个电解槽安排在一组内,以串联方式操作,工作电压7~8V、工作电流24~40KA、电解温度600℃,以石墨作为阳极、铁作为阴极,通过电解在阴极生成金属钠,在阳极生成氯气。
优选的,在步骤(1)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往熔融的金属钠中以1kg/min的滴加速度滴入二甲基二氯硅烷进行反应,在此过程中,需要在110℃~120℃摄氏度的温度下搅拌熟化24~36小时,并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需要控制在109℃~115℃。
优选的,在步骤(2)中,往步骤(1)获得的反应物中以110L/h的滴加速度滴入无水乙醇进行反应的过程中,需要将控制温度在5℃~20℃,加入完成后需搅拌3~5小时,提取氯化钠,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立亚化学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立亚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7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