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院前信息与急诊科信息数据安全共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5932.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3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秦铁岭;潘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紫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李建国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急诊科 数据 安全 共享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院前信息与急诊科信息数据安全共享系统,包括院前网络和院内网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两网络间数据中转的中转盒子,所述院前网络和院内网络通过中转盒子通信,不直接传送数据,所述中转盒子在接收一个网络的数据时,断开与另一个网络的通信连接,缓存所接收的数据后,经过数据预处理、安全性检查、格式转换、集成打包等步骤后,将确认安全的数据传送至另一个网络,在向另一个网络传送数据时,断开与前一个网络的通信连接。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情形下实现院前信息与急诊科信息数据安全共享,很好地满足急救等情形下的数据共享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院前信息与急诊科信息数据安全共享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急救信息安全互联共享机制。
背景技术
依据现有相关规定,医院的内部系统不能直接连接外部网,所以医院内部的网络是一个局域网,与外部网络隔离,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外部信息需要在医院内部系统重新录入,才能够进入医院的内部系统,因此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实践中难以承受。特别是在不少情形下应实现院内外数据共享,例如,在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过程中,院前急救应与急诊科急救无缝衔接,使院前急救得到院内人员的指导和帮助,院内人员在病人进入急诊科之前能够获得病人及院前急救信息,提前做出相应的准备。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既能够保证医院系统的数据安全,又能够实现与院外系统数据共享的院前信息与急诊科信息数据安全共享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院前信息与急诊科信息数据安全共享系统,以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情形下实现院前信息与急诊科信息数据安全共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院前信息与急诊科信息数据安全共享系统,包括院前网络、院内网络和用于两网络间数据中转的中转盒子(或称中转装置或中转系统),所述院前网络和院内网络通过中转盒子通信,不直接传送数据,所述中转盒子在接收一个网络(数据源网络,提供数据的院前网络或院内网络)的数据(包括请求,或称请求数据)时,断开与另一个网络(目的地网络,接收数据的院内网络或院前网络)的通信连接,缓存所接收的数据并进行安全性检查,在确认安全(通过安全性检查)后传送至另一个网络(目的地网络),在向另一个网络(目的地网络)传送数据时,断开与前一个网络(数据源网络)的通信连接。
对存在安全风险的数据,所述中转盒子应立即做隔离处理并发出预警。
所述中转盒子不同时与院前网络和院内网络通信。
所述中转盒子在与任一网络(院前网络或院内网络)通信时,优选实时进行入侵检测。
在发现入侵时进行报警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所述安全措施可以包括自动阻断通信连接和/或执行定义好的安全策略。
所述入侵可以包括非法访问和可疑连接等。
所述中转盒子优选采用不同的缓存空间缓存来自不同网络的数据。
所述中转盒子可以采用不同的网卡与不同的网络通信。
所述中转盒子与任一网络的通信方式可以为有线通信和/或无线通信方式。
将接收的数据缓冲后,可以先进行预处理,然后再进行所述的安全性检查。
所述预处理(或称预先检查)可以包括对数据的合法性和时效性进行检查。
所述预处理方式可以包括剔除不合法的数据,取消超时的请求,拒绝超出范围的数据。
每次接收数据完毕后,所述中转盒子优选断开与提供数据的网络的连接。
对确认安全的数据,在向另一个网络传送前,优选先进行格式转换,并将该批的数据集成打包在一起。
所述格式转换可以为将数据格式转换为目标格式,所述目标格式通常为能够与目的地网络对接的格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紫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紫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59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