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网用电系统的用电监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25874.6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1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舟;王伟贤;赵宇彤;李干;袁小溪;李卓群;潘鸣宇;陈振;刘祥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黄海英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用电 系统 监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网用电系统的用电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系统包括:多个具有电表的配电柜,每个所述配电柜安装有用电采集装置,其中,所述监测方法包括:
接收到前端设备发出的电量采集请求;
将所述电量采集请求进行协议转换,生成所述配电柜中的所述用电采集装置可识别的请求信息;
基于所述请求信息将所述配电柜中搜集到的用电量数据反馈给所述前端设备,其中,安装于每个配电柜中的所述用电采集装置搜集对应电表中的用电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中安装的所述用电采集装置的下口与所述电表相连,所述用电采集装置的上口与无线传输天线连接,所述配电柜中安装的电源适配器为所述采集装置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配电柜中安装的电表以串联方式接入互感器的上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配电柜部署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内,每个地理区域内部署有监控设备,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所述前端设备发出的监控请求;
部署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内的监控设备基于所述监控请求,将监控到的监控数据反馈给所述前端设备,其中,所述监控数据表征所述不同地理区域内的配电柜的监控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设备基于预定的显示模板展示部署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内的配电柜的监控画面,其中,在所述前端设备接收到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操作指令更新所述监控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操作指令为下载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监控数据下载到目的地址;
在所述操作指令为回访指令的情况下,基于预定的回访模式将预定时间段内监控到的监控数据进行回访;
在所述操作指令为快慢放指令的情况下,将选中的监控数据基于预定的快慢放模式进行播放;
在所述操作指令为搜索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搜索指令从所述监控数据中搜索到目标视频;
在所述操作指令为抓图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抓图指令从选中的监控画面中提取目标区域的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定的存储模式将所述监控数据进行存储,并按照选中的报表模板生成对应的报表,并将所述报表展示在所述前端设备中,其中,所述存储模式由对应的硬盘录像机来确定,并具备实时播放及录像到控制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表用于展示所述配电柜中搜集到的用电量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用电量数据生成的用电量分析结果,其中,所述用电量分析结果包括:每月用电量比对结果、每日用电量的极值、基于地理位置的用电量分布图,以及预定时间段内不同区域的用电趋势。
9.一种电网用电系统的用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系统包括:多个具有电表的配电柜,每个所述配电柜安装有用电采集装置,其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前端设备发出的电量采集请求;
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电量采集请求进行协议转换,生成所述配电柜中的所述用电采集装置可识别的请求信息;
第一反馈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请求信息将所述配电柜中搜集到的用电量数据反馈给所述前端设备,其中,安装于每个配电柜中的所述用电采集装置搜集对应电表中的用电量数据。
10.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网用电系统的用电监测方法。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网用电系统的用电监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58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