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4484.7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3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泽;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盛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46/52;B01D46/00;B01D5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尘设备,包括:尘气室,所述尘气室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尘气室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出灰口;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端与所述尘气室的进风口连通;多个滤筒,多个所述滤筒设置于所述尘气室内部,且相邻的两个滤筒之间具有间隙;至少一个净气室,所述净气室设置于所述尘气室的一侧,所述尘气室内的气流流经所述滤筒后进入所述净气室;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进风端与所述净气室的出风口连通。该除尘设备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扬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除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环保和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我国已经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新兴产业之首,而工业企业的环保则是重中之重。电除尘和袋式除尘是目前工业环保除尘的主导技术,随着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袋式除尘应用日趋广泛。
滤筒除尘器是一种新型工业烟尘过滤装置,其工艺原理与袋式除尘器基本一致,采用物理拦截的方式实现气固分离,只是将过滤元件除尘滤袋替换为除尘滤筒。出于节能降耗和节约用地等要求的提高,滤筒除尘器在一些工况已经成为升级替代品,在国内外除尘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传统的袋式除尘器相比,滤筒除尘器具有有效过滤面积大、阻力低、低排放、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成为工业除尘器发展的新方向。
现有的滤筒除尘器在应用时经常出现过滤阻力大、气流分布均匀性较差等问题。另外,进风方向与粉尘的沉降方向不一致,容易出现扬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设备,该除尘设备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扬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尘设备,包括:
尘气室,所述尘气室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尘气室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出灰口;
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端与所述尘气室的进风口连通;
多个滤筒,多个所述滤筒设置于所述尘气室内部,且相邻的两个滤筒之间具有间隙;
至少一个净气室,所述净气室设置于所述尘气室的一侧,所述尘气室内的气流流经所述滤筒后进入所述净气室;
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进风端与所述净气室的出风口连通。
优选地,上述除尘设备中,还包括预荷电装置,所述预荷电装置设置于所述滤筒的上游。
优选地,上述除尘设备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尘气室内的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相对于所述尘气室的侧壁倾斜设置。
优选地,上述除尘设备中,所述滤筒包括支撑筒、包覆在所述支撑筒外壁上的褶皱滤料以及分别与所述支撑筒的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盖和第二盖,所述支撑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且所述支撑筒的至少一端形成出风口,气流经所述褶皱滤料进入所述支撑筒后从所述支撑筒的至少一端形成的出风口排出。
优选地,上述除尘设备中,所述进风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管和与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连接的进风箱;所述出风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风管和与出风管的进风端连接的出风箱;
所述进风箱和出风箱均为喇叭状,所述进风箱的通风截面沿着靠近所述尘气室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风箱的通风截面沿着靠近所述净气室的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地,上述除尘设备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尘气室内的隔托板,所述隔托板将所述尘气室分隔成水平分布的第一分尘气室和第二分尘气室,所述第一分尘气室和第二分尘气室内均设置有多个滤筒;
所述净气室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净气室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尘气室和第二分尘气室内滤筒的出风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盛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盛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4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