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及温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24358.1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1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谋;张栓宝;杨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袁文婷;张娓娓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温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及温控方法,其中,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大体积砼,在所述基坑内还设置有中央控制器、空压机以及温度感应组件,在所述大体积砼内部设置有通风管道;其中,所述空压机和所述温度感应组件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空压机的出风口相连;并且,所述温度感应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大体积砼的内外温差;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内外温差控制所述空压机的功率,进而通过所述空压机配合所述通风管道对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进行温度调节。利用上述发明能够解决大体积砼内外温差难以控制从而导致大体积砼出现结构裂缝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具设计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及温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内,大体积砼浇筑过程中,由于砼的体积较大,砼内部热量较难散发,而砼外部表面热量的散发较快,因此砼内部和外部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会使砼表面产生较强的拉应力。当砼的内外温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砼表面拉应力将会超过砼的极限抗拉强度,此时就会在砼的表面产生有害裂缝,甚至是贯穿裂缝,进而导致整个砼结构破坏。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现有的温控方法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浇筑前从砼的原材料选择以及组成配比着手,进而控制形成的砼的内外温差。二是在浇筑后采用降温等方式控制砼的内外温差。具体地,浇筑后主要采用“内散外蓄”的方式进行砼温度控制,“外蓄”即采用隔热材料对砼外表面进行隔热,“内散”即采用通水管的方式对砼的内部进行降温。
然而,由于砼的整体性能与其原材料选择以及组成配比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确保砼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比如强度要求),在浇筑前从砼的原材料选择以及组成配比进行温控的方式往往是不可取的。而传统的“内散外蓄”的方式往往需要大量冷水对其内部进行降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建在高山或沙漠等地带的大体积砼结构,水源缺乏,难以提供长时间冷水供应。所以,难以防止砼出现结构裂缝,确保砼浇筑质量。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亟需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大体积砼的温度从而提高砼浇筑质量、防止砼出现结构裂缝的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及温控方法,以解决大体积砼内外温差难以控制从而导致大体积砼出现结构裂缝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大体积砼,此外,在所述基坑内还设置有中央控制器、空压机以及温度感应组件,在所述大体积砼内部设置有通风管道;其中,所述空压机和所述温度感应组件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空压机的出风口相连;并且,所述温度感应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大体积砼的内外温差;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内外温差控制所述空压机的功率,进而通过所述空压机配合所述通风管道对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进行温度调节。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基坑上方还设置有保温棚,所述保温棚用于对所述基坑内部的大体积砼外部进行保温。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基坑内还设置有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的热风机,所述中央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内外温差通过所述热风机对所述大体积砼的外部进行温度控制。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温度感应组件包括第一温度感应器和第二温度感应器;其中,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大体积砼的外表面。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通风管道为螺旋结构,螺旋直径不大于1米;并且,所述通风管道将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结构划分成最小断面尺寸小于1米的至少两个小体积砼。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通风管道在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节,并且各节通风管道首尾相连;其中,首节的通风管道的入口与所述空压机的出风口相连通,末节的通风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大体积砼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4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