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及该导热阻燃剂在电池外壳上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3786.2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6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毛贤仙;胡雨萌;刘桃松;陈冬;屠芳芳;张焱;张文;杨东辉;党志敏;相佳媛;李敏;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9/10 | 分类号: | C08K9/10;C08K9/06;C08K3/22;C08K3/04;C08L23/12;C08L5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田金霞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阻燃 制备 方法 电池 外壳 应用 | ||
1.一种导热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通过硅烷偶联剂对碱性物质与石墨烯进行化学接枝改性,然后通过疏水性硅橡胶对接枝改性后的碱性物质进行封端包覆,得到导热阻燃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物质包括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热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热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
1)在保护气氛氛围中,将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与乙醇混合,调节pH至4.5-5.5,30-40℃下搅拌2.5-3.5h,再加入氢氧化镁与石墨烯混合,加热至回流5-7h,冷却至室温;然后多次清洗,真空干燥,得到表面接枝的氢氧化镁;
2)在保护气氛氛围中,将步骤1)得到的表面接枝的碱性物质,甲苯,硅橡胶与催化剂混合,加热至回流,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洗涤多次后干燥,得到同时具有阻燃导热功能的改性氢氧化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热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选自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γ,-二甲氨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热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硅烷偶联剂、氢氧化镁与石墨烯的加入量按重量份计分别为:硅烷偶联剂10-15份、氢氧化镁25-35份与石墨烯1-3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热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5-95℃,干燥时间10-14h;步骤2)中干燥的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3-5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热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催化剂为质量分数3.5-4%的氯铂酸异丙醇溶液;所述硅橡胶包括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或氟化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所述的表面接枝的氢氧化镁与硅橡胶的质量比为:2:1-20:1。
9.一种导热阻燃剂在电池外壳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制备的导热阻燃剂在电池外壳材料上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导热阻燃剂在电池外壳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制备的导热阻燃剂和塑料进行注塑成型工艺,进行电池外壳注塑成型;导热阻燃剂的加入量为塑料质量的3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37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