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西药相结合的止痒药敷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3003.0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5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光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K9/06;A61K47/06;A61K47/14;A61K47/44;A61P17/04;A61K31/045;A61K31/05;A61K31/125;A61K31/618;A61K33/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4 | 代理人: | 张启炎 |
地址: | 4156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药 相结合 止痒 药敷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中西药相结合的止痒药敷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中药和西药组分,中药组分其重量比例如下:艾叶1分,蛇床子1‑1.2分,紫草1.2‑1.5分,花椒1.5‑2分;西药组分为尚未灌装的水杨酸甲酯药膏,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甲酯。本发明止痒药敷膏色泽均匀,浅棕褐色,易涂展,粘稠度适宜,膏体细腻,酸碱度适宜,其优点如下:1、本发明的药膏长时间存放不分层、不变质,2、疗效好,3、经常使用无副作用,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中西药相结合的止痒药敷膏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是将一种中药外用敷膏,采用特殊泡制方法,融合在西药乳膏基质里面,让中药原粉敷膏能迅速止痒不伤皮肤,并彻底解决了中药泥膏与乳膏分层变质的现象。现在临床上真正不含激素的纯中草药止痒敷膏非常少见,该中草药泥敷膏是一种安全绿色无副作用的止痒敷膏。因此,研发一种中西药相结合的止痒敷膏非常适应广大患者。
背景技术
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下述几种: 1、各种各样的过敏性物质所引起的过敏性皮炎。2、包括荨麻疹、湿疹,内科方面的疾病,可以引起瘙痒,再比如心脏病、呼吸系统的疾病、免疫系统的疾病、肾病,高血压、糖尿病都可以引起皮肤的瘙痒。3、老年人多因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肤干燥等因素,在秋冬季节交换之际,大风干燥的空气使老人的皮肤易出现瘙痒的症状,且影响身体健康。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据统计发病率为10%左右。4、各种细菌引起的皮肤瘙痒,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对皮肤引起的炎症。
治疗皮肤瘙痒常用药有外敷药膏,如红霉素药膏、环丙沙星药膏、青霉素药膏等,众所周知这类抗生素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久用则产生抗药性,另外抗炎抗过敏的药品还有强的松、地塞米松(佛美松)激素类药,长期使用会产生消化系统溃疡、骨质疏松、影响生长发育,特别是用于儿童,则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还会使人体发胖、诱发神经精神症状。上述止痒功能强的护肤品经常使用对皮肤伤害较大,不适合老人使用。目前的一些美容护肤膏虽然可以缓解皮肤干燥,但不能有效对皮肤止痒。
以前也有人把中药粉末添加到西药乳膏中,但无法避免药膏分层变质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治疗皮肤瘙痒常用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是将若干种中药粉剂,采用特殊泡制方法,融合在西药的乳膏基质里面,形成一种中西药相结合的止痒药敷膏,能迅速止痒不伤皮肤,并彻底解决了中药泥膏与西药乳膏分层变质的现象。
一种中西药相结合的止痒药敷膏,包括有中药和西药组分,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分由以下原料制成:其重量比例如下:艾叶1分,蛇床子1-1.2分,紫草1.2-1.5分,花椒1.5-2分;西药组分为尚未灌装的水杨酸甲酯药膏,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甲酯。
4种中药性质介绍如下:
1、艾叶,为菊科蒿属植物艾的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的功效。
2、蛇床子,为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的果实。具有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祛风止痒的功效。
3、紫草,为紫草科拟紫草属植物新疆紫草、内蒙紫草和紫草属植物紫草的根。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杀虫止痒的的功效。
4、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青椒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中寒腹痛,寒湿吐泻,虫积腹痛,湿疹瘙痒,妇人阴痒等。
一种中西药相结合的止痒药敷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上述4种中草药晒干,按比例混合,打成800-1000目的粉末;
2、将中草药粉末用食用陈醋浸泡12-18天得药醋,中草药粉末和食用陈醋的重量比为5:6-8;
3、取上述药醋重量4-6%的食用淀粉,熬制成食用粘合剂,将食用粘合剂和药醋混合、拌匀,调成棕褐色的泥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光明,未经郭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3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