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检测用取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1658.4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7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丘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舟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77 | 代理人: | 贾年龙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检测 取水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检测用取水设备,包括主箱,所述主箱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取水槽,每个所述取水槽的上端均开设有充气槽,每个所述取水槽的侧壁均开设有取水口,每个所述取水槽内部均设有取水封闭机构,所述主箱的内部开设有测量腔,所述测量腔的侧壁开设有测压孔和排出孔,所述主箱的内部开设有与测量腔内部连通的加热槽。优点在于: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封闭板,并由充气槽向取水槽内部充气,使得封闭板在气压作用下将漏水孔封闭,只有在外部气压大于内部气压时,封闭板才会移动取水,从而能够控制充气压强实现定位的取水,实现相对准确的定深取水,提高监测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质检测用取水设备。
背景技术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水质取样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环节,要求准确的提取特定时间和空间位置处的水体样本;
对深水进行取样时,经常需要按深度梯度进行多个层深的取样,现有的取样设备功能单一,通常单次只能取一个深度的样本,分层取样时需要多次下放容器取样,十分费时费力,并且在取出时容易混入其他深度层的水样;部分使用电磁阀等电器元件保证密封性及提升操作性,但是电器元件在水下工作容易漏水损坏,需要设计极其可靠的防水装置,即使设计防水装置,电器元件依然会逐渐受潮,大大缩短使用寿命,仍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亟需一种可靠的能够分层取样的取水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层取水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质检测用取水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质检测用取水设备,包括主箱,所述主箱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取水槽,每个所述取水槽的上端均开设有充气槽,每个所述取水槽的侧壁均开设有取水口,每个所述取水槽内部均设有取水封闭机构,所述主箱的内部开设有测量腔,所述测量腔的侧壁开设有测压孔和排出孔,所述主箱的内部开设有与测量腔内部连通的加热槽,所述测量腔内部设有测压机构,所述主箱的底部通过连接弹簧连接有配重块,所述主箱的外壁固定有环形的浮囊,所述加热槽内部插设有延伸至浮囊内部的加热条。
在上述的水质检测用取水设备中,所述取水封闭机构包括固定于取水槽内壁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端开设有漏水孔,所述取水槽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封闭板,所述取水槽的内壁固定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上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加热箱的上端贯穿插设有导热条,所述加热箱和加热槽内部均填充有氢氧化钠颗粒,所述承载板上部和浮囊内部均填充有二氯甲烷溶液。
在上述的水质检测用取水设备中,所述测压机构包括固定于测量腔内壁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侧壁通过测压弹簧连接有压板,所述隔板的侧壁开设有测量孔,所述压板的侧壁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测量腔内部固定有触发箱,所述触发箱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上端固定有挡杆。
在上述的水质检测用取水设备中,所述主箱的底部固定有压电块,所述触发箱内部填充有电流变液,所述挡杆贯穿触发箱上部与挡板相抵,所述测量孔内部设有单向阀,所述压板与测量腔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封闭板,并由充气槽向取水槽内部充气,使得封闭板在气压作用下将漏水孔封闭,只有在外部气压大于内部气压时,封闭板才会移动取水,从而能够控制充气压强实现定位的取水,实现相对准确的定深取水,提高监测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加热箱,在阶段取水完毕时,加热箱内部将会进水从而使得氢氧化钠颗粒溶解放热,而热量将由导热条传递至二氯甲烷,使其吸热气化,导致取水槽内部气压暴增,使得封闭板重新封闭取水口,使得外部水流不再进入,保证取水后水源的纯净,不会与其他深度的水流混合,提高检测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丘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粤丘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