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20833.8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然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吉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何磊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充电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散热装置,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桩架、充电箱和散热装置,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除尘片,所述弧形弹网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簧件,述散热片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管。本发明当除尘片转动和收缩时,弧形弹网在螺旋簧件的拉伸作用下会对外张合将周围的灰尘弹起,避免灰尘积累影响散热效果,采用散热片和主动转齿设置,散热片可以实现边旋转边伸缩,可以将充电箱的背部进行均匀的散热,散热管的底部为吸液芯的多孔材料,里面为酒精或者其他液体,液体吸收热量发生汽化沿着冷却管内遇冷液化,放出热量通过冷却管排出,冷凝后又回到散热管的底部,达到循环往复使用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充电桩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相比于其他电源,充电桩的系统散热量要大的多,所以在散热方面需要严格注意。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中,一般新能源充电桩的散热装置多数采用百叶窗式加风扇,将工作时的热量抽走,但是时间久了还是会有灰尘进入,一般充电桩散热装置存在装置内部有灰尘时对灰尘的处理不够完善,长时间后灰尘积累影响装置的散热效果的问题;
2、现有技术中,对一些新能源充电桩散热装置来说会对充电箱的顶部进行局部散热,散热不均匀导致散热效果不好,影响充电桩的使用效率,进而达不到对充电箱进行均匀散热的使用初衷,该新能源充电桩用散热装置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散热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使散热装置可以对充电桩进行均匀散热,解决散热不均匀导致充电桩使用效果差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散热装置在除尘方面不完善,导致散热装置内部的灰尘积累影响散热效果的问题,以达到散热的同时可以对灰尘进行处理,避免散热装置内积累灰尘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散热装置,包括桩架、充电箱和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外壳体、百叶窗、底槽和转动散热件,所述桩架的前端与充电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充电箱的后端与散热装置的前端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左右两侧与百叶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底端与底槽的外壁插接,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散热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散热件包括散热片、主动转齿、从动转齿、转动轴和转动杆,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转齿,所述主动转齿的底部与外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齿的外壁与从动转齿的外壁啮合,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除尘片。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尘片的内部设置有弧形弹网,所述弧形弹网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簧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片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管,且散热管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散热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蒸发室,所述蒸发室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室。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吉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吉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08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系统及空调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目标功能的更新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