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表空间曲面平整度的计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20492.4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侯相琛;王冠平;李新凯;曹丽萍;林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W40/06 | 分类号: | B60W40/0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岳昕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曲面 平整 计算方法 | ||
1.一种路表空间曲面平整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过程为:
步骤一、建立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辆—路面模型;
步骤二、建立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辆—路面模型的振动微分方程;
步骤三、求解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辆—路面模型的振动微分方程;
步骤四、计算路面对轮胎的垂直激励;
步骤五、基于步骤四计算路表空间曲面平整度;
所述步骤二中建立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辆—路面模型的振动微分方程;具体过程为:
步骤二一、计算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辆—路面模型的系统动能、势能和耗散能;具体过程为:
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辆—路面模型的系统动能为:
式中,Z1、Z2、Z3、Z4分别为四个车轮质心处的垂直位移;Ix、Iy分别为车身对行车方向和侧倾方向的转动惯量;Zc为车身质心的垂直位移;θc为车身质心的横向角位移;为车身质心的纵向角位移;mc为车身的质量;mf、mr分别为两前轮和两后轮的质量;为Zc的一阶导数;为θc的一阶导数;为的一阶导数;分别为Z1、Z2、Z3、Z4的一阶导数;
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辆—路面模型的系统势能为:
式中,Ktf、Ktr分别为前、后轮轮胎的刚度;Q1、Q2、Q3、Q4分别为路面对四个轮胎的垂直激励;Kf、Kr分别为前、后轮的悬挂刚度;L1为车身质心与车辆前轮轮轴之间的距离;L2为车身质心与车辆后轮轮轴之间的距离;L3为车辆前轮轮轴中心与两前轮质心之间的水平距离;L4为车辆后轮轮轴中心与两后轮质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辆—路面模型的系统耗散能为:
式中,Ctf、Ctr分别为前、后轮轮胎的阻尼;Cf、Cr分别为前、后轮悬挂的阻尼;分别为Q1、Q2、Q3、Q4的一阶导数;
步骤二二、令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辆—路面模型的系统势函数为L=T-V,求各项导数,有:
步骤二三、将(1)-(24)代入拉格朗日方程,得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辆—路面模型的振动微分方程:
所述独立悬架系统的车辆—路面模型的振动微分方程具体为:
Q=[Q1 Q2 Q3 Q4]T
式中,T为转置;
所述步骤四中计算路面对轮胎的垂直激励;具体过程为:
四条轮迹线中,高程变化与车辆行驶距离x为对应关系,假设为:
Z=g(x,ti) (44)
其中,Z为高程变化;ti为纵断面考虑的其他因素影响,则得到车轮的路面垂直激励为:
Q4=g(x,ti4) (45)
Q3=g(x,ti3) (46)
Q2=g(x+L1+L2,ti2) (47)
Q1=g(x+L1+L2,ti1) (48)
式中,ti1为左前轮处路表纵断面考虑的其他因素影响;ti2为右前轮处路表纵断面考虑的其他因素影响;ti3为左后轮处路表纵断面考虑的其他因素影响;ti4为右后轮处路表纵断面考虑的其他因素影响;
在公式(39)中输入Q1,Q2,Q3,Q4后,得到车辆的振动响应量Zc、θc和
或
其中,Z为高程变化;G(i,j)表示矩阵G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令:
G=UxPVy (50)
式中,y0为Q4车轮对应的路面宽度方向方向的距离;pij表示矩阵P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
四个轮迹线的路面垂直激励Q1,Q2,Q3,Q4输入公式(39),即求得车辆的振动响应量Zc、θc和
所述式(50)中
系数矩阵
式中,y表示所求位置距离起始位置的路面宽度方向的距离;a00表示矩阵P的元素值;
所述式(51)中
所述步骤五中计算路表空间曲面平整度;具体过程为:
基于整车模型的路表空间曲面平整度指数SSRI计算式如公式(55)所示;
式中,l为指标SRI输出间隔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04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