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支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20389.X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3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程靖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方舵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9/00 | 分类号: | E21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 地址: | 325008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 支护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支护装置,底座的底部四角位置上均设有移动轮,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固定箱内滑动连接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转轴的顶端延伸至螺纹孔内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升降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柱的顶端均延伸至固定箱的顶部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拱形支护板,解决现有的用于隧道施工支护装置不便于施工人员进行高度调节,进而造成支护装置的适用范围较为狭窄,且支护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领域,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隧道坍塌,需要对隧道的顶部进行临时支护,在加固工作完成后再将支护装置移走。
现有的用于隧道施工支护装置不便于施工人员进行高度调节,进而造成支护装置的适用范围较为狭窄,且支护稳定性较差,所以我们提出一种隧道施工支护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隧道施工支护装置不便于施工人员进行高度调节,进而造成支护装置的适用范围较为狭窄,且支护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所以提出一种隧道施工支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支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位置上均设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固定箱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轴的顶端延伸至螺纹孔内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顶端均延伸至固定箱的顶部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拱形支护板。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驱动电机可以对拱形支护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同时通过拱形支护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柱和两个加强柱,两个加强柱与连接柱和拱形支护板形成一个三角状,提高了支护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两个立柱之间,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与拱形支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柱,两个加强柱的一端均与拱形支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两个加强柱与连接柱和拱形支护板形成一个三角状,三角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从而可以使拱形支护板能够很好的对隧道进行支护。
进一步,所述固定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有益效果:电动推杆可以使固定柱带动第一齿轮向靠近驱动电机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对转轴进行限位,这样可以使拱形支护板的位置更加稳固。
进一步,所述固定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益效果:滑槽可以使升降板能够平稳移动,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进一步,所述固定箱上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把手,所述箱门上设有透视窗,有益效果:通过拉动把手可以将箱门打开,方便对固定箱内的部件进行维护,且通过透视窗方便观察固定箱内部情况,便于操作。
进一步,所述固定箱的另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所述固定箱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内均固定连接有滤网,有益效果:散热扇可以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滤网可以隔绝外界的灰尘不进入固定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方舵建筑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方舵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0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