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D混合消解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0139.6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军;杨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彩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21/78;G01N21/31;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712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d 混合 消解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COD混合消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量取浓度97%浓硫酸260ml,放入2000ml烧杯中,加入浓度0.2mol/L重铬酸钾溶液50ml,玻璃棒搅拌至均匀,放置自然冷却至室温,形成A溶液;S2)把AR级硫酸汞、硫酸银按3:1比例混合,用研钵研磨成细颗粒使其混合均匀,装入瓶中存放,形成B混合试剂;S3)把COD反应剂瓶,清洗干净,并烘干,5ml的吸量管加入3ml的硫酸‑重铬酸钾溶液,再加入40~60mg的硫酸汞‑硫酸银混合试剂,盖上盖子并旋紧,摇匀后形成COD混合测试液C。S4)测试时在COD混合测试液C中移入2ml废水,旋紧盖子放入加热器中120度加热2小时,取出放至室温后进行比色测试。本发明制备COD混合测试剂简单,测试管反复使用,测试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能否达标排放的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废水COD检测的COD混合测试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废水COD测试主要有重铬酸盐回流法、高锰酸钾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其中重铬酸盐回流法、高锰酸钾法测试中样品消解完后要进行滴定分析,测试较慢,难以大批量快速测试。
而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占用空间小,能耗小,试剂用量小,废液减到最小程度,能耗小,操作简便,安全稳定,准确可靠,适宜大批量测定,但是分装好的混合测试剂均为一次性,价格较高,整体测试成本高,对和环境监测的投入影响较大。
本发明涉及一种COD混合消解剂的制备方法,使用的均为实验室常规试剂,易于购买和制备,具有一般检测技能的测试人员就能自行制备,然后大批量分装在洗干净的测试管中即可保证大批量快速检测使用。
用比色法测COD就要控制消解剂自身的颜色,同时要求消解剂和废水反应后的颜色变化必须同COD的值相互对应,呈正比例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严格控制反应剂的配比。其中A溶液中硫酸主要用于对废水样品的消解反应提供酸性环境;B试剂主要用于消除废水中氯离子等元素对COD测试的干扰和催化作用;提前把A、B按计量分装到洗干净的测试管旋紧盖子就是制备好的COD混合消解剂C;根据测试管的多少可以一次性分装大量的COD混合消解剂C,用于日常测试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COD混合消解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快速、大批量测试废水COD,同时测试成本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COD混合消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一种COD混合消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准确量取浓度为97%的浓硫酸260ml,放入2000ml烧杯中,慢慢加入浓度为0.2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50ml,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至均匀,放置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装入棕色塞备玻璃瓶中存放,此为A溶液。
步骤S2、一种COD混合消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把AR级硫酸汞、硫酸银按3:1比例混合,用研钵研磨成细颗粒使其混合均匀,装入瓶中存放,此为B混合试剂。
步骤S3、一种COD混合消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把COD反应剂瓶,清洗干净,烘干,用5ml的吸量管准确加入3ml的硫酸-重铬酸钾溶液,再加入40~60mg的硫酸汞-硫酸银混合试剂,盖上盖子,旋紧,摇匀后即为制备好的COD混合测试液C。
步骤S4、测试时在配好的COD测试管中准确移入2ml废水,旋紧盖子后放入加热器中120度加热2小时,取出放至室温后即可进行比色测试。
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制备所用材料均为实验室常规试剂,易于购买。
二是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具备一般的测试技能的测试人员可独立完成。
三是所用试剂价格低廉,空测试管可以重复回收使用,单批样评测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彩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彩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0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