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间隙波导毫米波交叉过桥结构器件及中心结构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9497.5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1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乐;王杰;杨雨豪;王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5/08 | 分类号: | H01P5/08;H01P3/08;H01P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隙 波导 毫米波 交叉 过桥 结构 器件 中心 模块 | ||
1.一种脊间隙波导毫米波交叉过桥结构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行设置的上层平面金属板和下层平面金属板;
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和所述下层平面金属板之间的支撑结构;
脊波导,固定于所述下层平面金属板靠近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的板面上,且与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之间具有间隙,包括交叉设置的两个传输线,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传输线的端部连接的四个阻抗变换结构;所述阻抗变换结构远离所述传输线的一端用于与外部测试设备连接;
开设于所述下层平面金属板上的四个输入端口,每一所述输入端口位于所述阻抗变换结构远离所述传输线的一侧;
多个金属销钉,固定于所述下层平面金属板靠近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的板面上,且与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多个金属销钉围绕所述脊波导的边缘均匀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间隙波导毫米波交叉过桥结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传输线呈十字形交叉,具有四个交叉角;
所述四个交叉角中的两个相对的交叉角处具有倒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间隙波导毫米波交叉过桥结构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引脚;
所述两个引脚固定于所述下层平面金属板靠近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的板面上,且所述两个引脚的高度与所述多个金属销钉的高度相同;每一所述引脚包括与所述倒角结构的斜面相对的一个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间隙波导毫米波交叉过桥结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结构为斜倒角结构;
所述两个引脚呈三棱柱状且其中一个侧表面与所述斜倒角结构的斜面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间隙波导毫米波交叉过桥结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变换结构包括第一变换子结构与第二变换子结构;
所述第一变换子结构一端与所述传输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变换子结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换子结构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外部测试设备连接;
所述传输线的宽度、所述第一变换子结构的平行于所述传输线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以及所述第二变换子结构的平行于所述传输线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间隙波导毫米波交叉过桥结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换子结构与所述传输线的连接处具有圆倒角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间隙波导毫米波交叉过桥结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及所述下层平面金属板均呈十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脊间隙波导毫米波交叉过桥结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支撑柱;
所述多个支撑柱固定于所述下层平面金属板靠近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的板面上,且分布于所述下层平面金属板的各个角点处,或
所述多个支撑柱固定于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靠近所述下层平面金属板的板面上,且分布于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的各个角点处。
9.一种中心结构模块,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脊间隙波导毫米波交叉过桥结构器件,包括:
平行设置的上层平面金属板和下层平面金属板;
脊波导,固定于所述下层平面金属板靠近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的板面上,且与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之间具有间隙,包括呈十字交叉设置的两个传输线,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传输线的端部连接的四个波端口馈电片;所述两个传输线的四个交叉角中的其中两个相对的交叉角处具有倒角结构;
多个金属销钉,固定于所述下层平面金属板靠近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的板面上,且与所述上层平面金属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多个金属销钉围绕所述脊波导的边缘均匀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94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