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撑双硬脂酰胺高效喷雾造粒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9263.0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8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龚崇刚;蓝华俊;程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 |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 地址: | 32330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撑双 硬脂 高效 喷雾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撑双硬脂酰胺高效喷雾造粒系统,旨在解决原料粉末抛洒不均匀导致造粒过程中颗粒大小不均,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喷雾机构和造粒塔,喷雾机构包括有原料箱以及一端与原料箱导通的传输带,机架上滑动连接有与造粒塔位置对应的盛料盘,盛料盘内设置有空腔,传输带的另一端与空腔导通,盛料盘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喷淋头,机架上设置有带动盛料盘移动的带动装置。本发明的一种乙撑双硬脂酰胺高效喷雾造粒系统能够是原料粉末均匀的进行抛洒,使乙撑双硬脂酰胺在造粒的过程中颗粒更加均匀,提高了乙撑双硬脂酰胺的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雾造粒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乙撑双硬脂酰胺高效喷雾造粒系统。
背景技术
乙撑双硬脂酰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一硬而脆的白色高熔点蜡,其工业品呈略带黄色的细小颗粒,无毒,对人体无副作用,常温下不溶于大多数溶剂,对酸碱和水介质稳定,能溶于热的氯化烃类和芳香烃类溶剂,其粉状物滑腻感较强,80℃以上对水具有可湿性的化合物。
在乙撑双硬脂酰胺的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细粉末干法造粒对乙撑双硬脂酰胺进行加工,使乙撑双硬脂酰胺形成颗粒,但是细粉末干法造粒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生产过程,需要将精确配比的干燥细粉末与结合剂在空间充分碰撞混合,形成小颗粒,再使小颗粒生长到一定的大小输出,经烘干后成为松散结合的实心颗粒,经筛分得粒径小于mm的颗粒;在造粒过程中,原料细粉末的抛洒不能用空气吹撒,会影响后续的造粒过程,而用常规的机械输送,容易使细粉末受到挤压力结成块。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6268509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陶瓷原料干粉末抛粉喷雾造粒装置,其包括机架、电机、定量喷出细微小液滴或雾状的结合剂喷雾机构、造粒滚筒、用于装填并抛出原料粉末的盛料盘和对盛料盘中原料粉末称重的称重传感器;造粒滚筒通过滚轮安装在机架上;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与造粒滚筒上的皮带连接;造粒滚筒的输入端口设有端面封板,结合剂喷雾机构固定安装在端面封板上,并伸入到造粒滚筒内;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盛料盘的下方;端面封板的内侧还铰接一个可翻转的活动盖板,且活动盖板为反时针方向翻转,起到开启和关闭的作用;盛料盘铰接在端面封板的外侧,且盛料盘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上述方案通过将盛料盘铰接在端面封板上,使得盛料盘可以顺时针旋转,然后抛进造粒滚筒内,整个过程不会产生机械磨损,避免将铁质带进造粒滚筒;所述称重传感器测出原料粉末重量,达到规定重量后发出信号,电控系统使带轮停止转动,使平皮带停止运动,布料输送带整体直线运动回到初始位置。但是上述方案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原料的加工进度是通过感应重量进行控制的,且粉末均通过盛料盘抛洒至造粒滚筒内,但这样容易导致抛洒的粉末分布不均匀,凝结在一处,从而导致颗粒大小不均匀,影响了造粒的加工质量。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撑双硬脂酰胺高效喷雾造粒系统,通过是指带动盛料盘移动的带动装置,是盛料盘在抛洒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晃动,使原料粉末的抛洒更加分散均匀,达到使颗粒在造粒的过程中加工的更加均匀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乙撑双硬脂酰胺高效喷雾造粒系统,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喷雾机构和造粒塔,所述喷雾机构包括有原料箱以及一端与原料箱导通的传输带,所述机架上滑动连接有与造粒塔位置对应的盛料盘,所述盛料盘内设置有空腔,所述传输带的另一端与空腔导通,所述盛料盘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喷淋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带动盛料盘移动的带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鑫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92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