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导地线压接平台及导地线压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9160.4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6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周;王志浩;朱庆钢;王文超;孙明星;许子涛;李英涛;顾泽林;龚建刚;戈灏;尹啸;王世磊;卜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营磊 |
地址: | 26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地线 平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输电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接时压接管弯曲甚至断裂的问题。一种输电线路导地线压接平台,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个伸缩立柱和滑轨,立柱顶端设有线缆固定套,滑轨位于两个伸缩立柱之间,滑轨的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上设有压接机固定套。压接机固定在压接机固定套上,压接管放置在压接机的上模和下模之间,导地线通过线缆固定套固定在伸缩立柱上,通过调节伸缩立柱的长度,使得线缆固定套与压接机之间的导地线水平,压接过程中,随着压接机下模的升高,压接管、导地线随之升高,伸缩立柱随之伸长,避免了压接管端部受导地线的力过大而发生弯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导地线压接平台及导地线压接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线路的架设是保证电力稳定输送的关键途径,导地线的压接是输电线路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在高压输电线路的架设过程中,对于导地线的施工建设要求相对比较高,导地线压接的施工技术影响着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导地线是对输电线路中导线和地线的统称,压接管包括用于连接两导地线的接续管和连接导地线和绝缘子的耐张管,是压接在导地线外层的接续金具。压接过程中,压接机的上模固定,下模上升,与上模配合完成压接,此过程中,导地线有一小段距离的升高,现有的压接平台立柱长度固定,且导地线固定在立柱顶端,这导致压接过程中压接管发生弯曲甚至断裂。
此外,压接尺寸不好掌握,传统方法靠人眼观测压接机没每压接一次后移动的距离,移动距离过大导致存在未压接部分,压接效果差;移动距离过小导致压接次数过多,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导地线压接平台及导地线压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接时压接管弯曲甚至断裂的问题。
一种输电线路导地线压接平台,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个伸缩立柱和滑轨,伸缩立柱顶端设有线缆固定套,滑轨位于两个伸缩立柱之间,滑轨的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上设有压接机固定套。本发明使用时,压接机固定在压接机固定套上,压接管放置在压接机的上模和下模之间,导地线通过线缆固定套固定在伸缩立柱上,通过调节伸缩立柱的长度,使得线缆固定套与压接机之间的导地线水平,压接过程中,随着压接机下模的升高,压接管、导地线随之升高,伸缩立柱随之伸长,避免了压接管端部受导地线的力过大而发生弯曲。尽管导地线仍然受到伸缩立柱重量的影响,但对压接管影响很小。压接过程中线缆固定套始终与导地线固定连接,避免了导地线绕轴线转动,以及由此导致的压接棱不在同一直线上,压接管电阻过大,输电过程中发热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伸缩立柱包括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第二柱体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第三柱体与第二柱体滑动连接,第三柱体与所述线缆固定套固定连接。第三柱体与第二柱体滑动连接,因此第三柱体能够随着压接机下模的上升而升高,避免压接管弯曲。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测量滑动座移动距离的测距装置。测距装置用于测量滑动座移动的距离,保证每次压接后滑动座移动的距离符合设定的值,避免移动距离过大或过小。
进一步,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游标卡尺,游标卡尺的主尺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游标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游标卡尺为数显游标卡尺。
进一步,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固定立柱。
进一步,所述固定立柱的顶端设有径向的凹槽,固定立柱上螺纹连接有穿过凹槽侧壁的夹紧螺丝,固定立柱与底座转动连接,其转动轴竖直。耐张管上设有钢铆,固定立柱用于支撑钢铆,钢铆可穿过凹槽。夹紧螺丝能够将钢铆夹紧到凹槽的对侧侧壁上,对钢铆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底座和滑动座之间设有齿轮齿条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9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