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电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9159.1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8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M.J.霍宁;C.布莱克伯恩;R.N.穆尔芬格;J.M.莱辛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连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6471;H01R13/6581;H01R13/6582;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曦 | 
| 地址: | 瑞士沙***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连接器 | ||
一种混合电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02)、第一功率模块(104)、负功率(106)模块和信号模块(108)。壳体具有引导模块(110),该引导模块具有用于引导与配合电连接器(200)的配合的引导表面(112)。引导模块大致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124,126)之间居中,并且远离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功率模块包括第一功率触头(174),第二功率模块包括负功率触头(184)。信号模块包括信号触头(156)和为信号触头提供电屏蔽的接地屏蔽件(158)。信号模块位于第一功率模块和负功率模块之间。
技术领域
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用于连接电子设备或系统中的电子部件,并在它们之间传输电能或信号。通常,电连接器被安装到电路板或设备的另一部分。由于电路板上或设备内部的可用表面积有限,因此应尽量减小电连接器的尺寸。一些已知的系统需要在部件之间传输功率和数据。通常,这些系统包括作为连接器组件彼此相邻布置的单独的电源连接器和单独的信号连接器。另外,系统通常包括单独的引导模块,以引导形成连接器组件的附加部件的连接器的配合。然而,在配合接口处提供多个连接器和引导模块导致连接器组件占据大的表面积。此外,沿着配合接口的外侧提供引导特征部增加了连接器组件的总占地面积。
仍然需要具有减小的占地面积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电连接器,其包括壳体,第一功率模块,第二功率模块和信号模块。壳体在前部和后部之间延伸。壳体具有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壳体具有顶部和与顶部相对的底部。壳体具有引导模块,该引导模块具有用于引导与配合电连接器的配合的引导表面。引导模块大致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居中,远离第一侧面并且远离第二侧面。第一功率模块包括第一功率触头,第一功率触头在靠近第一侧面的位置处联接至壳体,每个第一功率触头具有端接端和配合端,配合端配置为与配合电连接器的第一功率触头配合。第二功率模块包括第二功率触头,第二功率触头在靠近第二侧面的位置处联接至壳体,每个第二功率触头具有端接端和被配置为与配合电连接器的第二功率触头配合的配合端。信号模块包括信号触头和为信号触头提供电屏蔽的接地屏蔽件。每个信号触头具有端接端和配合端,该端接端和配合端被配置为配合到配合电连接器的信号触头。信号模块位于第一功率模块和第二功率模块之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其包括第一和第二混合电连接器。
图2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混合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混合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其包括第一和第二混合电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10。电连接器系统10包括第一混合电连接器100和第二混合电连接器200。混合电连接器100、200被配置为沿着配合轴线12配合。第一混合电连接器100包括电源接口和用于传输电源和数据的信号接口。第二混合电连接器200包括电源接口和用于传输电源和数据的信号接口。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混合电连接器100是端接至电路板20的板装连接器。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混合电连接器100可以是端接到对应电缆(例如电力电缆和数据电缆)的电缆连接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混合电连接器200是端接到对应电缆(例如电力电缆和数据电缆)的电缆连接器。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二混合电连接器200可以是端接至电路板的板装连接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混合电连接器200是安装在面板16的面板开口14中的面板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连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泰连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9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