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户外仪表的恒流LED驱动控制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18956.8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5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晟阳;任罗伟;张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微爱芯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345 | 分类号: | H05B45/345;H05B47/1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户外 仪表 led 驱动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户外仪表的恒流LED驱动控制电路,包括:上电复位模块;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上电复位模块上;恒流控制模块,所述恒流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上;阴极驱动模块,所述阴极驱动模块连接至所述恒流控制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上;阳极驱动模块,所述阳极驱动模块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上,本发明将所有部件集成为单片IC,成本低,简化PCB设计难度,单片集成后简化控制接口,节约主控设备IO资源,降低整机程序开发难度,SEG端口恒流输出,使LED亮度不受外部条件影响,有优质的显示效果,在COM端口设计可自动关闭的消影模块,降低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户外仪表的恒流LED驱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LED是一种常见的发光器件,广泛应用于照明、指示灯、显示器等方面。一般室内使用的LED显示器设备在控制上,会使用74HC138、74HC164、74HC273等逻辑电路作为控制,在驱动级采用74HC245等常规较小驱动的缓冲器芯片。而在将LED用于户外仪表设备时,由于户外环境光照强度较高等因素,需要采用大电流驱动,使得LED处于高亮状态,以保证显示效果清晰,此时74HC245等常规较小驱动的缓冲器芯片无法满足驱动电流要求。
现有的装置是采用分立器件构成控制逻辑,使用74HC138等小驱动器件控制功率三极管作为LED公共端驱动,使用74HC164、74HC273等小驱动器件控制功率MOS管作为LED的另一端位驱动,使用时,A、B、C作为输入信号,通过74HC138选择COM1~8中的一个信号输出,然后以CP为控制信号,将需要输出的信号通过D端输入,经过74HC164组将串行的D端口输入信号转为并行数据;然后以E为控制信号,将74HC164组的输出信号锁存入74HC273组,同时74HC273组的输出的信号控制功率管输出驱动LED,COM1~8的每一个端口连接一个10KΩ电阻到参考0电位,用于驱动信号的消影,端口R的输入信号用于74HC164、74HC273电路复位,防止系统开始工作的瞬间从COM和SEG端口产生不受控的输出状态。
但是现有装置中的分立器件多,成本高,PCB线路复杂,接口多,占用主控资源多,不利于整机程序开发,COM/SEG输出电流不能主动控制,驱动LED的亮度受到同时点亮LED的数量和电源电压影响,显示效果差,消影功能通过分立电阻实现,对应COM端口输出有效高电平信号时始终存在电流消耗,能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户外仪表的恒流LED驱动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装置中的分立器件多,成本高,PCB线路复杂,接口多,占用主控资源多,不利于整机程序开发,COM/SEG输出电流不能主动控制,驱动LED的亮度受到同时点亮LED的数量和电源电压影响,显示效果差,消影功能通过分立电阻实现,对应COM端口输出有效高电平信号时始终存在电流消耗,能耗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户外仪表的恒流LED驱动控制电路,包括:
上电复位模块;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上电复位模块上,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位移寄存器模块;
控制逻辑模块,所述控制逻辑模块连接至所述位移寄存器模块上;
数据寄存器组,所述数据寄存器组连接至所述位移寄存器模块和所述控制逻辑模块;
恒流控制模块,所述恒流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上;
阴极驱动模块,所述阴极驱动模块连接至所述恒流控制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上;
阳极驱动模块,所述阳极驱动模块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微爱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微爱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8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